“不遠夔州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遠夔州路”全詩
下來千里峽,入去一條天。
樹色秋帆上,灘聲夜枕前。
何堪正危側,百丈半山顛。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送曾黯游夔州》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曾黯游夔州》是唐代張祜所作的一首詩,描述了送別朋友曾黯去夔州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不遠夔州路,
層波滟滪連。
下來千里峽,
入去一條天。
樹色秋帆上,
灘聲夜枕前。
何堪正危側,
百丈半山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曾黯離開去夔州的情景。詩中以壯麗瑰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曾黯的不舍和對他行程的艱難的擔憂。
詩的第一句“不遠夔州路,層波滟滪連。”暗示了夔州離詩人并不遙遠,但路途卻并不平坦,形容了水波滾滾的景象。
第二句“下來千里峽,入去一條天。”則描繪了曾黯要通過千里峽谷去夔州,進入一個壯麗而險峻的地方。
接下來的兩句“樹色秋帆上,灘聲夜枕前。”則通過描繪秋日樹木的顏色和夜晚潺潺的水聲,表達了詩人對曾黯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何堪正危側,百丈半山顛。”則表達了詩人對曾黯旅途中艱難險阻的關切和擔憂。不禁讓人為曾黯的旅途艱難和生命安危感到憂慮。
整體上,這首詩以鮮明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送別曾黯的情景,并表達了詩人的深情厚意和對友人未來的關切。同時,通過描繪壯麗景色和旅途的險峻,傳達了詩人的情感以及人生旅程中的困難和挑戰。
“不遠夔州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éng àn yóu kuí zhōu
送曾黯游夔州
bù yuǎn kuí zhōu lù, céng bō yàn yù lián.
不遠夔州路,層波滟滪連。
xià lái qiān lǐ xiá, rù qù yī tiáo tiān.
下來千里峽,入去一條天。
shù sè qiū fān shàng, tān shēng yè zhěn qián.
樹色秋帆上,灘聲夜枕前。
hé kān zhèng wēi cè, bǎi zhàng bàn shān diān.
何堪正危側,百丈半山顛。
“不遠夔州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