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月中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樹月中鶴”全詩
獨樹月中鶴,孤舟云外人。
榮華長指幻,衰病久觀身。
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輪。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寄靈澈上人》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靈澈上人》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一個老僧在秋夜中的孤獨和思考。
詩人首先寫道:“老僧何處寺,秋夢繞江濱。”這句話描繪了老僧所在的寺廟和他的孤獨。在寂靜的秋夜里,夢境環繞著江邊。
接下來,詩人寫道:“獨樹月中鶴,孤舟云外人。”這里通過描繪一只鶴站在寂靜的月光下,以及一個孤獨的舟人遠離云外的世界,強調了主題的孤獨和超脫。
然后,詩人寫到:“榮華長指幻,衰病久觀身。”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榮華富貴的看法。他認為這些榮耀只是幻象,而衰病的身體才是真實的存在。
最后,詩人寫道:“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輪。”這句話是對于自己的反思。詩人認為自己沒有達到所期望的成就,但他仍然堅定地相信,在這個滄海之中,還有一個永恒的存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給靈澈上人
老僧在哪個寺院里,
秋天的夢圍繞在江濱。
一只孤獨的鶴在月亮中,
一個孤獨的舟人在云外。
榮華富貴只是虛幻,
衰病久久困擾身體。
或許會嘲笑無所成的人,
但滄洲上的月亮依然掛在天空。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寂靜和孤獨的感受。通過描繪一個老僧在秋夜中的孤獨和思考,詩人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追求。詩中的自然意象和對于榮華富貴的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虛幻和真實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唐代詩人對于人生哲學的思考和追求。
“獨樹月中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íng chè shàng rén
寄靈澈上人
lǎo sēng hé chǔ sì, qiū mèng rào jiāng bīn.
老僧何處寺,秋夢繞江濱。
dú shù yuè zhōng hè, gū zhōu yún wài rén.
獨樹月中鶴,孤舟云外人。
róng huá zhǎng zhǐ huàn, shuāi bìng jiǔ guān shēn.
榮華長指幻,衰病久觀身。
yīng xiào wú chéng zhě, cāng zhōu chuí yī lún.
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輪。
“獨樹月中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