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四弦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歷歷四弦分”全詩
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云。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
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云。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中文譯文:
琵琶的聲音清晰地分開四根弦,再次傳到上界。
玉盤中的音符像夜晚的冰雹一樣飛舞,金磬的聲音穿過秋天的云彩。
隴山上的霧凝結成水滴,沙漠中的風吹得雁群低聲咽喉。
無法忍受的天塞之苦,青冢中葬著的是昭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張祜創作的一首琵琶曲詞。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琵琶的音韻和音樂的效果,同時融入了一些歷史典故和情感的表達。
詩的開篇寫道,“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表達了琵琶音韻的細膩和高亢,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接著描述了琵琶音樂的奇妙效果,以夜雹和秋云來形容琵琶聲音的獨特飛舞和穿透力。
接下來的兩句,“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通過婉轉的詞句描繪了琵琶聲音所帶來的情感共鳴。隴山上的霧凝結成水滴,暗喻著聽琵琶時的感動之淚,砂漠中的風吹得雁群低聲咽喉,意味著琵琶音樂帶來的心靈震撼。
最后兩句“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則融入了歷史典故和情感的表達。這里所說的“天塞恨”指的是昭君被迫嫁給匈奴的悲憤之情,琵琶的音樂喚起了作者對昭君悲劇命運的同情和憐憫。而“青冢是昭君”則是指昭君被埋葬的地方,表達了對昭君的紀念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琵琶音樂的描繪和與歷史典故的結合,展示了作者對音樂的贊美和對昭君命運的同情。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琵琶音樂的美妙和深遠的情感共鳴。
“歷歷四弦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òng zhōu yú shǐ jūn jiā lè pí pá
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lì lì sì xián fēn, chóng lái shàng jiè wén.
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
yù pán fēi yè báo, jīn qìng rù qiū yún.
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云。
lǒng wù jiā níng shuǐ, shā fēng yàn yàn qún.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bù kān tiān sāi hèn, qīng zhǒng shì zhāo jūn.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歷歷四弦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