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殘夢蝶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殘夢蝶揚”全詩
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
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
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
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唐玄宗對他的妃子楊玉環(太真妃)的追思和悲傷之情。詩中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同時融入了對歷史人物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賞析:
詩的開篇寫道:“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北陸指北方的湖泊或河流結冰,而南宮的漏指宮中的時鐘。這一描寫暗示時間的流逝,北地結冰的時間比南宮的時鐘更長,強調了時間的冷酷和不可逆轉。作者以此來象征唐玄宗對太真妃的思念,時間的長久只增加了他的悲傷。
接下來的兩句“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描繪了唐玄宗對太真妃的思念之深,他寧愿不睡覺也不用返魂香來安慰自己。返魂香是一種傳說中的香料,傳說可以讓死者復活。這里的意思是唐玄宗不愿接受現實,希望太真妃能夠復活或者回到他身邊。
詩的后半部分,“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通過描寫月亮和風的景象,暗示了太真妃的美麗和離去。月亮隱沒時,就像仙女(仙娥)的美麗消失了一樣。風殘代表著殘破的風景,而夢蝶揚則象征著太真妃的靈魂在飛舞。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太真妃離去的悲傷,以及時間的流逝,玉階上的霜代表著寒冷和凄涼。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唐玄宗對太真妃的思念和悲傷表達出來。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逝去愛情的無奈和痛苦。
“風殘夢蝶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ōng tàn yì shù xuán zōng zhuī hèn tài zhēn fēi shì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
běi lù bīng chū jié, nán gōng lòu gèng zhǎng.
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
hé láo què shuì cǎo, bù yàn fǎn hún xiāng.
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yuè yǐn xiān é yàn, fēng cán mèng dié yáng.
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
tú bēi jiù xíng jī, yī yè yù jiē shuāng.
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
“風殘夢蝶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