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道高原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鳥道高原去”全詩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題松汀驛》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松汀驛》,朝代:唐代,作者:張祜。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中文譯文:
山色遠遠地融入無邊無際的空中,蒼茫的澤國在東方。
大海在天明時先看見日出,江上的白色煙霧在遠處聽到風聲。
鳥兒的道路通向高原,人煙的小徑穿過城市。
誰能知道這些古老的廢墟,已經不在五湖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寥廓的景色和孤寂的遺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山和大海的廣闊景色,令人感嘆其中的壯麗和遼遠。接著,詩人以人煙和鳥兒的活動來點綴這片蒼茫的大地,凸顯了人文與自然的共生。
最后兩句詩意深遠,語氣哀怨。作者通過對舊遺址的描繪來暗示古老文明的消逝和人事的更迭。詩人觸及了時間和歷史的無情,以及人類對遺跡的遺忘。
整首詩音調抑揚頓挫,用遼闊空曠的景色烘托了古老遺址的凄涼,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喚起了人們對于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思考。展現出作者對于人世間無常的感慨和對歷史人文的關懷。
“鳥道高原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ōng tīng yì
題松汀驛
shān sè yuǎn hán kōng, cāng máng zé guó dōng.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hǎi míng xiān jiàn rì, jiāng bái jiǒng wén fēng.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niǎo dào gāo yuán qù, rén yān xiǎo jìng tōng.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nǎ zhī jiù yí yì, bù zài wǔ hú zhōng.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鳥道高原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