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綠絲籠曉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作綠絲籠曉日”出自唐代裴夷直的《楊柳枝詞》,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ǐ zuò lǜ sī lóng xiǎo rì,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已作綠絲籠曉日”全詩
《楊柳枝詞》
已作綠絲籠曉日,又成飛絮撲晴波。
隋家不合栽楊柳,長遣行人春恨多。
隋家不合栽楊柳,長遣行人春恨多。
分類: 楊柳枝
作者簡介(裴夷直)
《楊柳枝詞》裴夷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柳枝詞》是唐代詩人裴夷直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楊柳枝為主題,通過描述楊柳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對春天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已作綠絲籠曉日,
又成飛絮撲晴波。
隋家不合栽楊柳,
長遣行人春恨多。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楊柳枝在早晨的景象。詩中第一句“已作綠絲籠曉日”,描繪了楊柳絲綢般的垂下,仿佛籠住了清晨的陽光。接著,詩中又寫道“又成飛絮撲晴波”,形容楊柳的細長枝條向風中飄舞,落下如雪花般的飛絮。這樣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明媚和活力。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春天的思念之情。楊柳是中國北方一種常見的樹木,常常被人們栽種在家鄉的大街小巷,成為故鄉的符號之一。然而,詩中提到“隋家不合栽楊柳”,暗示著在隋朝時期,楊柳的種植可能受到了限制。最后一句“長遣行人春恨多”,表達了作者身在他鄉的感受,思念故鄉的春天,以及行人遠行的辛酸和思念。
整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運用形象的描寫手法,展現了楊柳枝的獨特韻味和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時也通過對楊柳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故鄉和春天的深深思念之情。
“已作綠絲籠曉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liǔ zhī cí
楊柳枝詞
yǐ zuò lǜ sī lóng xiǎo rì, yòu chéng fēi xù pū qíng bō.
已作綠絲籠曉日,又成飛絮撲晴波。
suí jiā bù hé zāi yáng liǔ, zhǎng qiǎn xíng rén chūn hèn duō.
隋家不合栽楊柳,長遣行人春恨多。
“已作綠絲籠曉日”平仄韻腳
拼音:yǐ zuò lǜ sī lóng xiǎo rì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已作綠絲籠曉日”的相關詩句
“已作綠絲籠曉日”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已作綠絲籠曉日”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已作綠絲籠曉日”出自裴夷直的 《楊柳枝詞》,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