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識來清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識來清瘦”全詩
藥成休伏火,符驗不傳人。
獨有年過鶴,曾無病到身。
潛教問弟子,居處與誰鄰。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贈道者》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道者》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詩中描述了一位道士的形象和他的修行境界,同時也呈現了作者對其的贊賞。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自識來清瘦,
尋常語論真。
藥成休伏火,
符驗不傳人。
獨有年過鶴,
曾無病到身。
潛教問弟子,
居處與誰鄰。
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道士的敬佩和稱贊。首先,作者形容道士的容貌清瘦,言語平和,有著深厚的學問,能夠說出真正的道理。其次,道士曾經煉制出奇藥,并能夠運用符咒進行法術,但他卻沒有將這些技能傳授給別人,表明他有著高尚的品德和操守。再次,道士的修行成就讓他活到了很長的歲數,且身體健康,這不僅僅因為他會煉丹服藥,更是因為他從未患病。最后,道士樂于默默地傳授自己的知識給弟子,并與他們一起居住,不問世間的名利成敗。
通過這首詩詞,作者向讀者展示了一位高尚的道士形象,他不僅僅具備了廣博的學識和道德修養,而且專注于自身修行,不圖世俗的名利,真正地傳承了道教精神。整首詩詞表達了對這位道士的敬仰和對道教的推崇,也抒發了作者對于修身養性的向往。
“自識來清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dào zhě
贈道者
zì shí lái qīng shòu, xún cháng yǔ lùn zhēn.
自識來清瘦,尋常語論真。
yào chéng xiū fú huǒ, fú yàn bù chuán rén.
藥成休伏火,符驗不傳人。
dú yǒu nián guò hè, céng wú bìng dào shēn.
獨有年過鶴,曾無病到身。
qián jiào wèn dì zǐ, jū chǔ yǔ shuí lín.
潛教問弟子,居處與誰鄰。
“自識來清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