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與青山長作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與青山長作固”全詩
深映菰蒲三十里,晴分功利幾千家。
謀成既不勞人力,境遠偏宜隔浪花。
若與青山長作固,汀洲肯恨柳絲遮。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吳興新堤》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興新堤》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堤岸望不到盡頭,
樹木的姿態與水流的方向一同傾斜。
深深地映照著菰蒲,延綿三十里,
晴朗的天空將功利的屋舍分隔成千家。
這樣的美景并不需要人工的勞作,
這片地方遠離塵囂,更適合隔離浪花的紛擾。
如果能與青山相依為伴,
就不會有怨恨柳絲擋住視線。
詩意:
《吳興新堤》描繪了一幅春天的景色,表達了朱慶馀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人工開發的思考。詩中的新堤環繞著吳興地區,遠離塵囂,景色優美宜人。詩人通過描繪堤岸上的樹木傾斜的姿態、深深映照的菰蒲和晴朗的天空,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他認為這樣的美景并不需要人工的勞作,反而更能隔離功利的紛擾和浮躁的世俗心態。詩人希望這片美景能夠與青山相依為伴,而不被柳絲等人為因素所遮擋。
賞析:
《吳興新堤》通過對春堤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山水之間的和諧與美麗。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描述,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功利社會的反思。他認為自然景色本身就具有無窮的魅力,不需要人工的修飾和開發,而人們應該珍惜和保護自然環境,避免過度開發和破壞。詩中的堤岸、樹木、菰蒲等元素形象生動,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天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寧靜和美好。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獨特感悟,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若與青山長作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xīng xīn dī
吳興新堤
chūn dī yī wàng sī wú yá, shù shì hái tóng shuǐ shì xié.
春堤一望思無涯,樹勢還同水勢斜。
shēn yìng gū pú sān shí lǐ,
深映菰蒲三十里,
qíng fēn gōng lì jǐ qiān jiā.
晴分功利幾千家。
móu chéng jì bù láo rén lì, jìng yuǎn piān yí gé làng huā.
謀成既不勞人力,境遠偏宜隔浪花。
ruò yǔ qīng shān cháng zuò gù, tīng zhōu kěn hèn liǔ sī zhē.
若與青山長作固,汀洲肯恨柳絲遮。
“若與青山長作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