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身未有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酬身未有媒”全詩
鄉關貧后別,風雨夜深來。
上國求丹桂,衡門長綠苔。
堪驚雙鬢雪,不待歲寒催。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宿山居》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山居》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店燈前客,酬身未有媒。
鄉關貧后別,風雨夜深來。
上國求丹桂,衡門長綠苔。
堪驚雙鬢雪,不待歲寒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山居過夜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鄉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描寫客人在山店前的燈光下,抒發了自己身處異鄉,未能有所成就的遺憾之情。隨后,詩人談及與故鄉的離別,描述了風雨夜中深深的思念之情。接著,他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希望能夠到更高的地方尋找丹桂花,但衡門已經長滿了青苔,顯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滄桑。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的雙鬢已經如同雪一般白了,但他并不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擔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于鄉愁、追求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對客人、離別、風雨夜以及衡門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詩中的山店燈前客和衡門長綠苔等形象描寫,給人以寂寥和凄涼之感。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歲月流逝的淡然態度,體現了他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通過對客觀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酬身未有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hān jū
宿山居
shān diàn dēng qián kè, chóu shēn wèi yǒu méi.
山店燈前客,酬身未有媒。
xiāng guān pín hòu bié, fēng yǔ yè shēn lái.
鄉關貧后別,風雨夜深來。
shàng guó qiú dān guì, héng mén zhǎng lǜ tái.
上國求丹桂,衡門長綠苔。
kān jīng shuāng bìn xuě, bù dài suì hán cuī.
堪驚雙鬢雪,不待歲寒催。
“酬身未有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