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館逢朝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岳館逢朝霽”全詩
岳館逢朝霽,關門解宿陰。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邊臨。
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的中文譯文:
山神也期望得到贊許,云雨顯現了靈感。
岳館在早晨的天空下,關閉大門解開了昏暗。
咸京城就在天上近,清渭江在日邊綿延。
我武因為冬天狩獵,何必說是立即捕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出于對山神的寄托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詩人以唐代高宗李治命令修繕岳王廟為背景,抒發對山神的景仰之情。詩中以山神云雨見靈心的描寫,表達了山神對修繕岳館的期待和期盼贊許的心情。
詩的后兩句描述了岳館在朝霞之下打開大門,解開了宿陰的景象。此處描畫了美麗的朝霞和岳館的莊嚴,也隱含了對修繕岳館希望能開啟一個新的時代的期許。
此外,詩中也出現了咸京、清渭等地名,通過詩人對地理位置的描述,更加突出了岳館在山川之間的壯麗景色。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己因為冬季狩獵而武裝起來的情景,展示了其豪情和氣勢。
整體而言,《奉和圣制次瓊岳韻》通過對山神和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對修繕岳館的祝福,以及對自己的自豪之情,詩意深遠。
“岳館逢朝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cì qióng yuè yùn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
shān qí yì wàng xìng, yún yǔ jiàn líng xīn.
山祇亦望幸,云雨見靈心。
yuè guǎn féng cháo jì, guān mén jiě sù yīn.
岳館逢朝霽,關門解宿陰。
xián jīng tiān shàng jìn, qīng wèi rì biān lín.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邊臨。
wǒ wǔ yīn dōng shòu, hé yán shì jí qín.
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岳館逢朝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