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意如鴻高的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意如鴻高的的”全詩
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日暖泥融雪半銷,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中文譯文: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此時我也懷著歸京的意愿。
陽光溫暖,地面的泥土已經融化了一半,行人們經過芳草地,馬蹄聲顯得威風。
九華山的路上,云霧遮住了寺廟,清弋江邊的村莊,柳樹輕拂著橋面。
你的心思高遠如天鵝般飛翔,而我的心卻像飄搖的旗幟。
我們雖然一同來到這里,但不能一同返回故國,面對國內的春天,我只感到寂寥。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久別故園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如陽光溫暖、行人、芳草等,抒發了對故鄉的渴望和懷念之情。作者與裴坦判官一同來到了這個地方,然而裴坦要返回江南,而作者卻要回到京城,不能與裴坦一同回故國。詩中流露出作者對于離別的惋惜和對于無法回到故鄉的遺憾之情,以及對于裴坦朝思暮想的贊美和祝愿。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唐代詩人的典型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以日暖泥融、芳草香飛等細膩的描寫,展現出春天的美好和動人之處。通過九華山和清弋江的描繪,給人一種寂靜和閑適的感覺。最后,作者以自己不能與裴坦一同歸國的遺憾和無奈之情,表達了對于離別的痛苦和對于故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
“君意如鴻高的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zhōu sòng péi tǎn pàn guān wǎng shū zhōu, shí mù yù fù guān guī jīng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rì nuǎn ní róng xuě bàn xiāo, xíng rén fāng cǎo mǎ shēng jiāo.
日暖泥融雪半銷,行人芳草馬聲驕。
jiǔ huà shān lù yún zhē sì,
九華山路云遮寺,
qīng yì jiāng cūn liǔ fú qiáo.
清弋江村柳拂橋。
jūn yì rú hóng gāo de de, wǒ xīn xuán pèi zhèng yáo yáo.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tóng lái bù dé tóng guī qù, gù guó féng chūn yī jì liáo.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君意如鴻高的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