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鼻自知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擁鼻自知心”出自唐代杜牧的《折菊》,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yōng bí zì zhī xīn,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擁鼻自知心”全詩
《折菊》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折菊》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折菊》是一首唐代杜牧的詩,描述了在一片菊花盛開的花徑旁,作者折下了幾朵菊花自己孤獨地吟唱。雨水淋濕了他的衣裳,他心里非常清楚。
詩詞的中文譯文:
籬東菊徑深,
籬邊有一條深深的菊花花徑,
折得自孤吟。
我自己折了幾朵菊花,默默地吟誦。
雨中衣半濕,
在雨中,我的衣服半濕,
擁鼻自知心。
聞著自己的鼻息,我感到我內心的獨白。
詩意和賞析:
《折菊》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詩中的“籬東菊徑深”,描述了菊花所在的深深花徑,給人以寧靜、幽深的感覺。而“折得自孤吟”則表現了作者在這片幽靜之地獨自吟唱,與世隔絕的狀態。
詩的后兩句“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透露出作者身處雨中的情景和他因為雨水弄濕的衣服。同時,作者通過“擁鼻自知心”這一表達,揭示出他對內心的深刻觸動和感受。詩中的菊花和雨水象征了憂傷和孤寂,借以暗示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寂寞。
整首詩憑借簡練的語言和質樸的意象,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內心孤獨的場景,給人以深沉靜謐的感覺,體現了唐代文人對于孤獨、寂寞的真切感受。
“擁鼻自知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é jú
折菊
lí dōng jú jìng shēn, zhé dé zì gū yín.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yǔ zhōng yī bàn shī, yōng bí zì zhī xīn.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擁鼻自知心”平仄韻腳
拼音:yōng bí zì zhī x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擁鼻自知心”的相關詩句
“擁鼻自知心”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擁鼻自知心”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擁鼻自知心”出自杜牧的 《折菊》,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