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紫泥封詔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想紫泥封詔罷”全詩
檀的染時痕半月,落梅飄處響穿云。
樓中威鳳傾冠聽,沙上驚鴻掠水分。
遙想紫泥封詔罷,夜深應隔禁墻聞。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寄澧州張舍人笛》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澧州張舍人笛
發勻肉好生春嶺,截玉鉆星寄使君。
檀的染時痕半月,落梅飄處響穿云。
樓中威鳳傾冠聽,沙上驚鴻掠水分。
遙想紫泥封詔罷,夜深應隔禁墻聞。
譯文:
發出奇特的音調,好像春山一樣生氣勃勃,琢磨出美麗的音符,寄給澧州的張舍人。
學著老師的樣子吹奏笛子,音樂的聲音穿越云端,紅檀木染上了時光的筆跡,漂浮的梅花使音符回蕩云上。
在樓中威嚴的鳳凰凝聚了他的眼神,沙地上的鴻雁掠過水面分開。
遠遠地想象著紫泥封詔的人,罷官后的夜晚肯定從禁墻傳來此曲。
詩意:
這首詩以寄托思念之情的笛聲為主題,作者以笛聲寄往他遠離的友人。詩中充滿了對自然美的描繪,通過描寫發出的音調和笛聲回蕩的場景,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詩人將動聽的笛聲比喻為春山和紅檀木,把笛聲穿越云端、回蕩云上,使得詩詞中充滿了音樂的魅力。
賞析:
這首詩以質樸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詩中的笛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賦予了詩詞情感的表達。詩人通過寄托思念之情的笛聲,將音樂和美妙的自然景色相結合,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字句簡潔,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給讀者帶來了愉悅的享受。
“遙想紫泥封詔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ǐ zhōu zhāng shè rén dí
寄澧州張舍人笛
fā yún ròu hǎo shēng chūn lǐng, jié yù zuān xīng jì shǐ jūn.
發勻肉好生春嶺,截玉鉆星寄使君。
tán de rǎn shí hén bàn yuè,
檀的染時痕半月,
luò méi piāo chù xiǎng chuān yún.
落梅飄處響穿云。
lóu zhōng wēi fèng qīng guān tīng, shā shàng jīng hóng lüè shuǐ fèn.
樓中威鳳傾冠聽,沙上驚鴻掠水分。
yáo xiǎng zǐ ní fēng zhào bà, yè shēn yīng gé jìn qiáng wén.
遙想紫泥封詔罷,夜深應隔禁墻聞。
“遙想紫泥封詔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