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去忽來應有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倏去忽來應有意”全詩
倏去忽來應有意,世間塵土謾疑君。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送陸洿郎中棄官東歸》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微星動照春云,
魏闕衡門路自分。
倏去忽來應有意,
世間塵土謾疑君。
中文譯文:
微弱的星星閃爍在春天的云彩中,
鄭國的門路自然分明。
你突然離去又突然歸來,顯然是有所打算,
世間的塵土竟敢懷疑你。
詩意:
這首詩是杜牧送給陸洿郎中的一首贈別詩。陸洿郎中曾擔任過官職,但他寧愿放棄高官厚祿,執著于追求更高尚的品德和自由。他常年漂泊于外,行蹤不定,沒有受到外界迷惑的負累,渾然自得,自由自在。詩中的"微弱的星星"象征著陸洿郎中微弱的光芒,而"春云"則代表著塵世之間的繁雜紛擾。"魏闕"指代著鄭國的高門,"路自分"表示他心中的道路分明。陸洿郎中突然離去又突然歸來,顯示出他的決斷和自由選擇的品質。但這樣的行為在塵世之間常常遭受懷疑和不理解,詩句最后帶有一絲無奈,表達了作者對陸洿郎中的敬意和理解,也對世俗繁華的懷疑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陸洿郎中追求自由和高尚品德的欽佩和理解。詩中的意象與對比描繪鮮明,運用了星星、春云、魏闕等象征和隱喻,通過詩句的轉折展現了郎中的堅持和自由選擇的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塵世的懷疑和無奈。整首詩思想豐富,意境深遠,語言簡練,流暢自然。通過對郎中的描述和反思,給人以啟發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
“倏去忽來應有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ù wū láng zhōng qì guān dōng guī
送陸洿郎中棄官東歸
shǎo wēi xīng dòng zhào chūn yún, wèi quē héng mén lù zì fēn.
少微星動照春云,魏闕衡門路自分。
shū qù hū lái yīng yǒu yì, shì jiān chén tǔ mán yí jūn.
倏去忽來應有意,世間塵土謾疑君。
“倏去忽來應有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