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寒食橘花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楚江寒食橘花時”全詩
草色連云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江上偶見絕句》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上偶見絕句》是唐代杜牧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江上春日的景色和風景,表現了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江上偶見絕句
楚江寒食橘花時,
野渡臨風駐彩旗。
草色連云人去住,
水紋如縠燕差池。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楚江上,寒食節時節,
野渡邊,停下彩旗迎風飄。
草色連綿,人來人去,
水面波紋像綢緞,燕飛池畔描。
詩詞的意境:
這首詩以春天江上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人的活動,表達了深刻的哲理。
首句描寫了江上的景色,寒食節時正值橘花開放的季節,楚江上的橘花盛開,給人以美麗而清新的感受。
第二句描述了在野渡邊風景宜人的情景,彩旗在風中迎飄,給人以活潑歡樂的感覺,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祝福。
第三句表現了人事無常的現實,草色連綿,人來人往,生活中的人們像草一樣來來往往,來去無常,而草色的連綿也象征著人們的生活在不斷地流轉變化。
最后一句寫人們看到江水上泛起的細膩的波紋,仿佛是燕子在水面上飛翔的痕跡,給人以一種幽靜而美麗的感覺。水紋如綢緞,燕子巧妙的飛行給江水增添了一份靜謐的氛圍。
整首詩以清新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美和人生哲理,通過細致入微的景物描寫和意象的呼應,使整篇詩升華到了一種高度的境界。
“楚江寒食橘花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ǒu jiàn jué jù
江上偶見絕句
chǔ jiāng hán shí jú huā shí, yě dù lín fēng zhù cǎi qí.
楚江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駐彩旗。
cǎo sè lián yún rén qù zhù, shuǐ wén rú hú yàn chā chí.
草色連云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
“楚江寒食橘花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