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紅艷年年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情紅艷年年盛”全詩
無情紅艷年年盛,不恨凋零卻恨開。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和嚴惲秀才落花》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嚴惲秀才落花》是杜牧寫給嚴惲的一首詩,詩中以落花為主題,表達了對光陰易逝、歲月無情的感慨。詩意深邃,寫景清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中文譯文:
我們共同憐惜逝去的時光,但也顧不了。只顧著環顧流動的水,陶醉于傾斜的酒杯。那紅艷的花朵年年開放,沒有怨恨凋零,卻怨恨開放。
詩意:
此詩以落花為主題,通過短暫的花落現象抒發對時光的感慨。詩人認真觀察花開花謝的過程,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雖然花兒會凋零,但它們并不怨恨凋零,反而怨恨自己的開放。這與人們常常為物質的腐蝕和時光的流逝而煩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希望人們能夠像花兒一樣無怨無悔地面對人生的繁華與榮辱,時光的消逝。
賞析:
1. 詩人以枯桐落花為題材,通過對落花的描繪,表達了對光陰易逝、歲月無情的思考。枯桐落花象征著時光的流逝,給人一種深深的感慨和思索。
2. 詩人通過 "共惜流年" 表達了一種與世共醉,與時光同行的情懷,抒發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時光的懷念。
3. "無情紅艷年年盛,不恨凋零卻恨開" 這兩句表達了花朵的淡泊和人們對時光的懊悔。花朵無怨無悔地面對凋零,而人們卻糾結于自己的開放。這種情感的對比深深地觸動了讀者的心靈。
4. 詩人通過描寫紅艷的花朵,賦予了詩歌一定的色彩。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歌時,能夠感受到花朵的美麗,有一種恍如置身花海的感覺。
“無情紅艷年年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án yùn xiù cái luò huā
和嚴惲秀才落花
gòng xī liú nián liú bù dé, qiě huán liú shuǐ zuì liú bēi.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環流水醉流杯。
wú qíng hóng yàn nián nián shèng, bù hèn diāo líng què hèn kāi.
無情紅艷年年盛,不恨凋零卻恨開。
“無情紅艷年年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