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傳應經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驅傳應經此”全詩
嘗聞賣卜處,猶憶下簾時。
驅傳應經此,懷賢倘問之。
歸來說往事,歷歷偶心期。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送姚評事入蜀各賦一物得卜肆》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姚評事入蜀各賦一物得卜肆》
蜀嚴化已久,沉冥空所思。
嘗聞賣卜處,猶憶下簾時。
驅傳應經此,懷賢倘問之。
歸來說往事,歷歷偶心期。
詩詞中文譯文:
長時間以來,蜀地的嚴防已經久矣,沉悶的空氣充滿了思念之情。
聽說有個卜卦之地,我仍然記得曾在那里底下撒簾而休息。
你執掌著職務,應該經過那個地方,思念著有杰出才能之人或許會前來詢問。
當你歸來,會向我敘述曾經的往事,或許我們有幸偶然相見。
詩意:
這首詩是作者張九齡送別姚評事入蜀的一首詩詞,以表達對遠行者的思念和對回憶的渴望。詩詞開篇描述了蜀地的嚴防局勢和空氣中的思念之情,接著提到聽說有個賣卜卦的地方,引發了作者對過往時光的回憶。作者希望姚評事在行程中會經過這個地方,或許能與杰出的人相會。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期待姚評事歸來時能夠分享彼此的往事,并期待偶然的相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蜀地嚴防和思念的氣氛,展示了詩人對于遠行者的關心和期盼之情。詩中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回憶和對重新相會的期待,詩人希望能通過姚評事的歸來,與他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情。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給人以溫暖和感動。這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友情的真摯和對人世的感慨,給讀者帶來共鳴和思考。
“驅傳應經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o píng shì rù shǔ gè fù yī wù dé bo sì
送姚評事入蜀各賦一物得卜肆
shǔ yán huà yǐ jiǔ, chén míng kōng suǒ sī.
蜀嚴化已久,沉冥空所思。
cháng wén mài bǔ chù, yóu yì xià lián shí.
嘗聞賣卜處,猶憶下簾時。
qū chuán yīng jīng cǐ, huái xián tǎng wèn zhī.
驅傳應經此,懷賢倘問之。
guī lái shuō wǎng shì, lì lì ǒu xīn qī.
歸來說往事,歷歷偶心期。
“驅傳應經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