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向廬峰過夏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向廬峰過夏歸”全詩
開門滿院空秋色,新向廬峰過夏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大夢上人自廬峰回》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夢上人自廬峰回》是唐代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詩人行腳尋常,來到寺廟時人跡稀少;他只攜帶一枝藜杖和一件禪衣,簡樸而清修;進入廟門,院子空曠,盡是秋天的景色;他表示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但他決定繼續前往廬山,追尋夏天的痕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行走旅途到廟里,人跡稀疏只有我。
手持藜杖和禪衣,簡樸清修心境宜。
進入廟門院子空,滿眼秋景涼爽深。
雖然夏天已經過,我決定去廬山尋。
這首詩詞的詩意在于傳達了詩人行腳的寂寞與清凈,以及對夏天回憶的追尋。詩中所描繪的廟院與秋景,寂靜清幽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相契合,表達了一種追求寂靜與自我修行的心境。
通過描寫行腳尋常、持有藜杖和禪衣的形象,詩人強調了自己的簡樸生活方式,以及對于清修與心靈凈化的追求。而廟門里空曠的院子和滿目的秋色,則凸顯了孤寂和靜謐。
詩人在夏天已過的情況下,仍決定前往廬山,尋找夏歸的足跡,這種追溯與尋找,體現了詩人對于美好時光的追憶和追尋的決心,也傳達出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
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情感表達,詩人用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自己內心的寂靜和追尋,啟發了讀者對于清修與自我追求的思考,同時也賦予了尋常行腳與廟院的深刻意義。
“新向廬峰過夏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mèng shàng rén zì lú fēng huí
大夢上人自廬峰回
xíng jiǎo xún cháng dào sì xī, yī zhī lí zhàng yī chán yī.
行腳尋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禪衣。
kāi mén mǎn yuàn kōng qiū sè, xīn xiàng lú fēng guò xià guī.
開門滿院空秋色,新向廬峰過夏歸。
“新向廬峰過夏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