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雨延鄉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篷雨延鄉夢”全詩
亂煙迷野岸,獨鳥出中流。
篷雨延鄉夢,江風阻暮秋。
儻無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晚泊》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晚泊》描繪了詩人在暮秋時分,在江邊停船過夜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船上風雨交加、江邊景色迷離、孤鳥掠過江面等畫面,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詩中寫道:“帆濕去悠悠,停橈宿渡頭。”船帆濕了又慢慢地駛離,停下船槳在渡口邊宿營。這里展示了詩人行旅的辛苦和漫長的旅途。
接著描述了景色的迷離之處:“亂煙迷野岸,獨鳥出中流。”江邊的煙霧迷漫,讓岸邊的景色顯得模糊不清。一只孤獨的鳥從江中飛起,縈繞在江面上,增加了一種寂靜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篷雨延鄉夢,江風阻暮秋。”描述了篷帆上的雨水將鄉愁不斷拉長,江邊的風也阻擋了即將到來的夜晚。這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對故鄉的思念。
最后兩句“儻無身外事,甘老向扁舟。”表示詩人心甘情愿地將自己沉溺于扁舟之中,不再問世事紛擾,終其一生。這種心境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疲倦和對于自然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思想純熟、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虛妄世事的厭倦,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的渴求。
“篷雨延鄉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pō
晚泊
fān shī qù yōu yōu, tíng ráo sù dù tóu.
帆濕去悠悠,停橈宿渡頭。
luàn yān mí yě àn, dú niǎo chū zhōng liú.
亂煙迷野岸,獨鳥出中流。
péng yǔ yán xiāng mèng, jiāng fēng zǔ mù qiū.
篷雨延鄉夢,江風阻暮秋。
tǎng wú shēn wài shì, gān lǎo xiàng piān zhōu.
儻無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篷雨延鄉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