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楊柳色參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邊楊柳色參差”全詩
一片風帆望已極,三湘煙水返何時。
多緣去棹將愁遠,猶倚危亭欲下遲。
莫殢酒杯閑過日,碧云深處是佳期。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送別》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溪邊的楊柳呈現出錯落有致的色彩,年復一年攀折著送別離的人。一片風帆已經望到了盡頭,三湘的煙水何時才能回歸呢?多少次因為離別而悲傷,仍倚在危亭上,欲下遲疑。不要將酒杯久放擱,美好的時光深藏在碧云深處。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離別的場景,并表達了送別者的思念之情。楊柳的顏色參差不齊,象征著詩人內心的紛亂和不舍,年復一年地送別離開的人。盡管風帆已經望到了盡頭,但三湘的煙水卻一直沒有回歸,這暗示了離別帶來的惆悵和痛苦。詩人在危亭上遲疑不決,體現了送別者的猶豫和不舍。最后,詩人提醒自己不要浪費美好的時光,要珍惜眼前的日子。
賞析:
《送別》是杜牧的一首離別詩,寫作于唐代。詩人通過描繪溪邊楊柳和風帆的景物,表達了離別者內心的紛亂和不舍之情。楊柳的色彩參差不齊,象征著離別帶來的紛擾和痛苦,而風帆已經望到了盡頭,卻始終沒有回歸,暗示了離別帶來的無盡思念。詩人站在危亭上,猶豫不決,不舍離別,這種情感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表達。最后,詩人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時光,不要浪費美好的歲月。整首詩以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在離別時的復雜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
“溪邊楊柳色參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ié
送別
xī biān yáng liǔ sè cēn cī, pān zhé nián nián zèng bié lí.
溪邊楊柳色參差,攀折年年贈別離。
yī piàn fēng fān wàng yǐ jí,
一片風帆望已極,
sān xiāng yān shuǐ fǎn hé shí.
三湘煙水返何時。
duō yuán qù zhào jiāng chóu yuǎn, yóu yǐ wēi tíng yù xià chí.
多緣去棹將愁遠,猶倚危亭欲下遲。
mò tì jiǔ bēi xián guò rì, bì yún shēn chù shì jiā qī.
莫殢酒杯閑過日,碧云深處是佳期。
“溪邊楊柳色參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