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暉發近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暉發近山”全詩
雖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閑。
暝色生前浦,清暉發近山。
中流澹容與,唯愛鳥飛還。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自湘水南行》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湘水南行》是唐代張九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
夕陽催促船駛,曲折行駛于洲渚之間。
雖然聽說有坐船的人責備,但是乘坐船只讓我更加放松。
暮色中泛起起來的前浦,清晨的陽光照耀著近山。
江流中的容顏平靜而優雅,我唯有喜愛鳥兒飛翔還返。
這首詩詞描繪了張九齡在湘江南行的場景。詩人夕陽下乘船游覽,享受著水流間的曲折與嫻靜。雖然聽說有人因為坐船的緣故而感到困擾,但是張九齡卻能從中找到心靈的寧靜和放松。夕色中,水面上泛起的紋路,山間透出的清晨的陽光,都使得風光更加美好。江流的容顏宛如一幅平靜與優雅的畫卷,唯有鳥兒的飛翔歸來才能引起他的真切喜愛。
這首詩作以生動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色的魅力與詩人內心的寧靜。通過對夕陽下湘江南行的描繪,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感受相結合,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在船上的寧靜和心靈的自由。這首詩通過對水、山、紅暈、陽光等元素的描繪,展示了張九齡深邃的情感和細膩的觀察力。整首詩行井然有序,情感真摯自然,充滿了寧靜和舒適的意境。通過描寫江流的容顏與喜愛鳥兒飛翔的情節,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與生活的喜愛和追求。這首詩詞意境深遠,讓人陶醉其中,富有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心靈之美。
“清暉發近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iāng shuǐ nán xíng
自湘水南行
luò rì cuī xíng fǎng, wēi yí zhōu zhǔ jiān.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間。
suī yún yǒu wù yì, chéng cǐ gèng xiū xián.
雖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閑。
míng sè shēng qián pǔ, qīng huī fā jìn shān.
暝色生前浦,清暉發近山。
zhōng liú dàn róng yǔ, wéi ài niǎo fēi hái.
中流澹容與,唯愛鳥飛還。
“清暉發近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