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苔淺水潺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溪苔淺水潺潺”全詩
星河半落巖前寺,云霧初開嶺上關。
丹壑樹多風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
可知劉阮逢人處,行盡深山又是山。
分類:
作者簡介(許渾)
《早發天臺中巖寺度關嶺次天姥岑》許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天臺中巖寺度關嶺次天姥岑》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描寫旅途中天臺、天姥、關嶺等地的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真理和美的追求。
詩中的“天臺”指的是浙江天臺山,是佛教名山,與“天姥”指的是福建天姥山相鄰,都是詩人游歷過的地方。詩人“來往天臺天姥間”,是為了尋找真理的秘訣,希望能夠尋得永葆青春的方法。
第二句中,“星河半落巖前寺,云霧初開嶺上關”,描繪了從天臺到天姥的旅途,詩人在途中見到了巖前寺院,云霧散開,關嶺也初露出來。這里所描述的景色凌厲壯美,給人一種豁達暢快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丹壑樹多風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描寫了山中的悠然景象。山間的丹壑之中長滿了樹木,風吹蕭瑟,溪水淺淡碧綠,潺潺流動。表達了山中的景色宜人安詳,與世無爭的意境。
最后兩句,“可知劉阮逢人處,行盡深山又是山”,詩人借劉邦和阮籍兩位歷史人物的名字,意味著盡管經歷了艱難險阻,但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不論走多遠,所見所聞仍然是山和山。這表達了人生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真理的道路是漫長而苦難的,但詩人并不因此喪失信心和希望。
整首詩的詩意在于,描繪了壯美的山景,寄托了詩人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美的向往。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盡道的執著追求。這首詩以形象飽滿的描寫和樸實深沉的語言,塑造了一幅山水墨畫般的美景,詩意清新高遠,給讀者以啟發和思索。
“碧溪苔淺水潺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tiān tāi zhōng yán sì dù guān lǐng cì tiān mǔ cén
早發天臺中巖寺度關嶺次天姥岑
lái wǎng tiān tāi tiān mǔ jiān, yù qiú zhēn jué zhù shuāi yán.
來往天臺天姥間,欲求真訣駐衰顏。
xīng hé bàn luò yán qián sì,
星河半落巖前寺,
yún wù chū kāi lǐng shàng guān.
云霧初開嶺上關。
dān hè shù duō fēng hào hào, bì xī tái qiǎn shuǐ chán chán.
丹壑樹多風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
kě zhī liú ruǎn féng rén chù, xíng jǐn shēn shān yòu shì shān.
可知劉阮逢人處,行盡深山又是山。
“碧溪苔淺水潺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