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圣主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承平圣主巡”全詩
東君朝二月,南旆擁三辰。
寒出重關盡,年隨行漏新。
瑞云叢捧日,芳樹曲迎春。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
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由唐代張九齡創作。該詩描述了險峻的諸侯地被平定之后,圣明的皇帝親自巡視南方的景象。整首詩以春天的氣息和景色來象征著和平和繁榮的時代,表達了對君王的敬愛和對國家的繁榮的祝福。
詩意: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細致的筆觸描繪了皇帝巡游南方的盛況。通過描述春天的景象,如瑞云和芳樹,以及表達對皇帝恩澤和對國家繁榮的謳歌,彰顯了作者對君王的敬愛和對國家的繁榮的期盼。
中文譯文:
奉陪皇帝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在險峻的諸侯地上,順應圣明的制度,圣明的皇帝與兩位相國一同南巡。
東方的朝陽在二月升起,皇帝的旗幟飄揚著三個辰星。
嚴寒的塞關被完全地穿越,歲月也隨著行程而不知不覺地更新。
祥云編成垂捧太陽的景象,芳樹彎腰向春天致敬。
舞蹈和歌唱留在道路上先馳而去,君王的恩澤照耀眾臣。
汾川的花鳥也感受到這份喜悅,它們迎風而舞,送行君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皇帝巡游的描述,將和平盛世的美好和君王的仁德相結合。詩中以春天的氣息來象征著和平和繁榮,表達了對皇帝的敬愛和對國家的繁榮的祝福之情。整首詩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典型的景物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和平世界的美好和希望。同時,詩人對皇帝的行程和贊美也體現了對君王的敬仰和忠誠。這首詩既是對皇帝的贊美,也是對和平時代的祝福,具有濃郁的政治意味和文化內涵。詩人通過將自然景色與君王崇高的地位相結合,展示了唐代朝廷和文化的榮耀。
“承平圣主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tóng èr xiāng nán chū què shǔ gǔ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shè xiǎn zhū hóu dì, chéng píng shèng zhǔ xún.
設險諸侯地,承平圣主巡。
dōng jūn cháo èr yuè, nán pèi yōng sān chén.
東君朝二月,南旆擁三辰。
hán chū zhòng guān jǐn, nián suí háng lòu xīn.
寒出重關盡,年隨行漏新。
ruì yún cóng pěng rì, fāng shù qū yíng chūn.
瑞云叢捧日,芳樹曲迎春。
wǔ yǒng xiān chí dào, ēn huá jí cóng chén.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
fén chuān huā niǎo yì, bìng fèng shǔ chē chén.
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承平圣主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