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敲鐙月中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也曾敲鐙月中歸”全詩
獨根擁腫來云岫,紫陌提攜在繡衣。
幾度拂花香里過,也曾敲鐙月中歸。
莫言三尺長無用,百萬軍中要指揮。
分類:
作者簡介(許渾)
《謝人贈鞭》許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謝人贈鞭》是唐代許渾的作品。這首詩以鞭子為象征,表達了人才稀缺和人材的重要性。
詩中描述了蜀國名鞭很少有人能見到,并稱它為“長光輝”,暗示了鞭子的稀有和珍貴。這鞭子能夠給馬匹增加動力和能量,使之光彩奪目。作者用鞭子給馬匹打比方,表達了人才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鞭子的特點:“獨根擁腫來云岫”,形容鞭子狀如云岫,根部粗大。他又說:“紫陌提攜在繡衣”,將其比喻為繡衣上的配飾,顯示了它的珍貴和尊貴。
詩人回顧了一次又一次騎馬過花香和回家的經歷,突出了鞭子的重要作用,因為鞭子可以引導并控制馬匹的方向和速度。
最后,詩人告誡人們不要低估一根只有三尺長的鞭子,因為在百萬軍中,它才是指揮的關鍵。這句話通過比喻表達了人材的重要性,哪怕一個小小的人材在適當的時候也能發揮重要作用。詩人以鞭子代指人才,抒發了對人才的崇敬和渴望。
這首詩詞充滿著對人材的贊美和思考,展示了人材在一個國家興衰中的重要作用。它通過對鞭子的描寫,啟發人們重視人才的價值,同時也提醒人們不要低估人才的力量。
“也曾敲鐙月中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rén zèng biān
謝人贈鞭
shǔ guó míng biān jiàn huì xī, nú dài cóng cǐ zhǎng guāng huī.
蜀國名鞭見惠稀,駑駘從此長光輝。
dú gēn yōng zhǒng lái yún xiù,
獨根擁腫來云岫,
zǐ mò tí xié zài xiù yī.
紫陌提攜在繡衣。
jǐ dù fú huā xiāng lǐ guò, yě zēng qiāo dèng yuè zhōng guī.
幾度拂花香里過,也曾敲鐙月中歸。
mò yán sān chǐ zhǎng wú yòng, bǎi wàn jūn zhōng yào zhǐ huī.
莫言三尺長無用,百萬軍中要指揮。
“也曾敲鐙月中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