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陰入綺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移陰入綺窗”全詩
好向金鑾殿,移陰入綺窗。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巴江柳》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巴江柳,即指位于巴蜀地區的江河邊上的柳樹。這首詩詞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之手,以簡短的文字勾勒出了巴江柳的美景。
《巴江柳》的詩意主要表現了柳樹的美麗和它對環境的影響。詩中提到,巴江邊的柳樹可惜,因為它的綠色彌漫整個江面,給人一種美麗動人的感覺。柳樹的美景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讓人不禁想把這美景帶到皇宮里的綺窗前去欣賞。
這首詩詞的譯文可以理解為:“可惜巴江邊的柳樹啊,它的綠色侵蝕著整個江面。我想把它的陰影帶到金鑾殿的綺窗前。”
通過這首詩詞,李商隱通過簡短的文字描繪了柳樹的美麗,表達了自然景觀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感受。他在詩中展現了自己對自然景物的喜愛和欣賞,同時也表達了將美景帶給人們的愿望。
這首詩詞從一個簡單明了的角度描繪了柳樹的美麗,清新自然的風格使得整首詩格外動人。通過描繪柳樹的美麗,李商隱表達了自己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熱愛,同時也傳遞出了他向往將這種美景帶給他人的愿望。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他成功地傳達了他對自然的深情厚意。這首詩詞展現了自然美的力量,使人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無盡的魅力。
“移陰入綺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jiāng liǔ
巴江柳
bā jiāng kě xī liǔ, liǔ sè lǜ qīn jiāng.
巴江可惜柳,柳色綠侵江。
hǎo xiàng jīn luán diàn, yí yīn rù qǐ chuāng.
好向金鑾殿,移陰入綺窗。
“移陰入綺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