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箋紙桃花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浣花箋紙桃花色”全詩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流。
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送崔玨往西川》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崔玨往西川
年少因何有旅愁,
欲為東下更西游。
一條雪浪吼巫峽,
千里火云燒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
酒壚從古擅風流。
浣花箋紙桃花色,
好好題詩詠玉鉤。
譯文:
年輕時為何有旅途的憂愁,
想東行又想西游。
一條雪浪呼嘯在巫山峽,
千里火云燃燒著益州。
卜肆至今仍然孤寂悲涼,
酒坊從古以來就擅長風流。
洗花紙箋上桃花色彩絢爛,
好好題詩歌贊美玉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給他的好友崔玨的送別之作。詩人追憶起年少時的旅途憂愁,希望自己可以繼續東下西游。在描繪自然景色方面,詩人以雪浪吼、火云燒來形容巫山峽和益州的壯麗景色,表達出自然山川的雄奇之美。而在人事感懷方面,詩人以卜肆和酒壚兩處名勝來勾起舊時的故事和風流佳話,以此暗示自己的寂寞和離別之情。最后,詩人將對玉鉤的歌詠作為結尾,顯露出對知己友誼的珍惜和對藝術創作的熱愛。
這首詩詞運用了極富想象力的詞句,使得景物栩栩如生,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情感和文化的探索。通過描繪旅行與思鄉的復雜情感,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友誼和藝術的執著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詩意盎然的感覺,是一首充滿情感的送別之作。
“浣花箋紙桃花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uī jué wǎng xī chuān
送崔玨往西川
nián shào yīn hé yǒu lǚ chóu, yù wèi dōng xià gèng xī yóu.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游。
yī tiáo xuě làng hǒu wū xiá,
一條雪浪吼巫峽,
qiān lǐ huǒ yún shāo yì zhōu.
千里火云燒益州。
bo sì zhì jīn duō jì mò, jiǔ lú cóng gǔ shàn fēng liú.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流。
huàn huā jiān zhǐ táo huā sè, hǎo hǎo tí shī yǒng yù gōu.
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
“浣花箋紙桃花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