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羨楊朱泣路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羨楊朱泣路岐”全詩
人生豈得輕離別,天意何曾忌嶮巇.骨肉書題安絕徼,蕙蘭蹊徑失佳期。
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岐。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荊門西下》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門西下》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全詩意境優美,旨在表達人生中的離別和命運的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夜南風一片葉搖擺,
我回顧著荊云和夏云相互轉變。
人生豈能輕易離別,
天意又何曾惡意隱藏。
我的兄弟情深的信函放在心上,
卻無法與他共賞蕙蘭花。
洞庭湖寬廣,長舟在其中航行,
卻有危險,黑龍藏身。
我羨慕楊子被困在路岐上哭泣。
這首詩通過描繪荊門的南風、云彩和湖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充滿了離別的傷感與無奈,以及對命運的感嘆和思考。
詩中的“荊門西下”是指作者自荊州向西離開的情景。南風吹拂,一片葉子在風中搖曳,形容離別的不舍之情。荊云和夏云的變換,寓意人生的變幻無常。作者表示人生不能輕易離別,但天意往往無情地安排著離別。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懷念兄弟情深的場景,但卻無法與他共同賞花。這里的“蕙蘭”指的是一種美麗的花草,寓意著文人情誼和友誼。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最后幾句描繪了洞庭湖的寬廣和其中危險潛伏的黑龍,同時表達了作者羨慕楊朱因離別而悲傷的心情。
整首詩以離別和命運為主題,通過詩人精湛的寫景能力和情感表達,揭示了離別的痛苦和命運的無奈。詩詞間充滿了濃厚的離愁別緒和對命運的思考,獨攬了一種蒼涼悲壯的氛圍。
“卻羨楊朱泣路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én xī xià
荊門西下
yī xī nán fēng yī yè wēi, jīng yún huí wàng xià yún shí.
一夕南風一葉危,荊云回望夏云時。
rén shēng qǐ dé qīng lí bié,
人生豈得輕離別,
tiān yì hé zēng jì xiǎn xī. gǔ ròu shū tí ān jué jiǎo, huì lán xī jìng shī jiā qī.
天意何曾忌嶮巇.骨肉書題安絕徼,蕙蘭蹊徑失佳期。
dòng tíng hú kuò jiāo lóng è, què xiàn yáng zhū qì lù qí.
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岐。
“卻羨楊朱泣路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