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避暑拂虹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時避暑拂虹霓”全詩
云隨夏后雙龍尾,風逐周王八駿蹄。
吳岳曉光連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濕紫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九成宮(九成宮本隋仁壽宮貞觀間修之以避暑因更名)》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成宮本隋仁壽宮貞觀間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這首詩詞是李商隱在唐代創作的,描述的是九成宮的景色和宮殿的壯麗。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層宮殿位于隋朝的仁壽宮內,在唐貞觀年間進行了修繕改名為九成宮,
夏天的時候在這里避暑,燦爛的彩虹在宮殿上方行駛。
夏后天王的龍尾帶著濃云,八駿的蹄子風馳電掣。
早晨山岳的光芒照在蜿蜒的峽谷上,晚上甘泉的風景映在紅色的階梯上。
宮殿上灑下的紫泥濕潤了鸞鵲所寫的天書。
詩意:
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九成宮的贊美之情。九成宮本是隋朝的仁壽宮,為了避暑目的,在唐貞觀年間進行了修繕并更名。詩中通過對景色和宮殿的描寫,展現了宮殿的氣勢雄偉和壯麗,以及夏季在宮殿中避暑的愉悅和快樂。詩詞中出現了夏后天王的龍尾、周王的八駿等典故和形象,使整個詩詞充滿了神話和傳奇色彩。
賞析:
李商隱在這首詩詞中通過描寫九成宮的景色和宮殿的壯麗,展示了作者對宮殿的贊美之情。通過使用生動的描寫手法,如云隨夏后雙龍尾、風逐周王八駿蹄等,讓讀者感受到宮殿的雄偉和壯美。同時,詩詞中也展現了作者對避暑生活的愉悅和享受,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歡樂和神話色彩。最后一句"鸞鵲天書濕紫泥"則用意象的方式表達了鸞鵲在宮殿上寫下的天書的珍貴和神圣,給詩詞增添了一種夢幻和神秘的色彩。整首詩詞既展現了九成宮的壯麗和華麗,又透露出作者對宮殿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是一首表達詩人感情的優秀之作。
“平時避暑拂虹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chéng gōng jiǔ chéng gōng běn suí rén shòu gōng zhēn guān jiān xiū zhī yǐ bì shǔ yīn gēng míng
九成宮(九成宮本隋仁壽宮貞觀間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shí èr céng chéng làng yuàn xī, píng shí bì shǔ fú hóng ní.
十二層城閬苑西,平時避暑拂虹霓。
yún suí xià hòu shuāng lóng wěi,
云隨夏后雙龍尾,
fēng zhú zhōu wáng bā jùn tí.
風逐周王八駿蹄。
wú yuè xiǎo guāng lián cuì yǎn, gān quán wǎn jǐng shàng dān tī.
吳岳曉光連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lì zhī lú jú zhān ēn xìng, luán què tiān shū shī zǐ ní.
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濕紫泥。
“平時避暑拂虹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