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雪語應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含雪語應寒”全詩
倚風行稍急,含雪語應寒。
帶火遺金斗,兼珠碎玉盤。
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
分類: 勸諫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擬沈下賢》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沈下賢》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詩歌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千二百只輕巧的鳳凰,春天的衣裳瘦得寬松。
依靠著風飛行略帶著急迫,含著寒冷的語言像雪一樣。
金斗上留下了火焰,珠子散落在碎裂的玉盤上。
他曾經在河陽看花開放,卻從沒問過潘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畫面,展示了鳥兒飛翔的情景。詩人用娓娓動聽的語言描繪了鳥兒飛翔的輕盈和靈活,并將其與春天的氣息相融合。詩人還用個別的細節,如火焰和珠子,關聯起河陽的花朵盛開之景。整首詩給人以輕柔而抒情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麗自然景觀的個人感受和聯想。通過詩人對鳥兒飛翔的描繪,使這幅畫面變得更加生動,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鳥兒飛翔的輕盈和活力,以及與春天的氣息相呼應的美妙。詩中的火焰和珠子,則為整個描寫增添了一絲神奇的色彩,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之美的總結和思考。整首詩通過對細節的關聯,描繪了一個恢弘而又細膩的畫面,令人產生無限遐想和思考。
“含雪語應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shěn xià xián
擬沈下賢
qiān èr bǎi qīng luán, chūn shān shòu zhe kuān.
千二百輕鸞,春衫瘦著寬。
yǐ fēng xíng shāo jí, hán xuě yǔ yīng hán.
倚風行稍急,含雪語應寒。
dài huǒ yí jīn dòu, jiān zhū suì yù pán.
帶火遺金斗,兼珠碎玉盤。
hé yáng kàn huā guò, céng bù wèn pān ān.
河陽看花過,曾不問潘安。
“含雪語應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