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驚五勝埋香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驚五勝埋香骨”全詩
相攜花下非秦贅,對泣春天類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簾不卷枕江樓。
莫驚五勝埋香骨,地下傷春亦白頭。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閑話戲作》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商隱的這首詩是與他同年的朋友李定言在曲水相遇后,閑話戲謔而作的。詩中通過描寫溝水中飛翔的海燕、君子離鄉背井的離憂、彼此在花下攜手而行的情景,以及面對春天的到來而產生的類似楚囚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心中的愁苦與思鄉之情。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離鄉別井的憂傷之情,以及對春天來臨的喜悅之情。通過描寫碧草侵入穿苑路、珠簾不卷枕江樓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家鄉的深深懷念。并以“地下傷春亦白頭”來暗示自己已經年老,與歲月流轉相伴。
這首詩抒發了李商隱對于離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于時光流轉的無奈與感慨。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雋永的文字,傳達了作者內心紛繁的情感,展示了他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思考。
“莫驚五勝埋香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tóng nián lǐ dìng yán qǔ shuǐ xián huà xì zuò
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閑話戲作
hǎi yàn cēn cī gōu shuǐ liú, tóng jūn shēn shì shǔ lí yōu.
海燕參差溝水流,同君身世屬離憂。
xiāng xié huā xià fēi qín zhuì,
相攜花下非秦贅,
duì qì chūn tiān lèi chǔ qiú.
對泣春天類楚囚。
bì cǎo àn qīn chuān yuàn lù, zhū lián bù juǎn zhěn jiāng lóu.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簾不卷枕江樓。
mò jīng wǔ shèng mái xiāng gǔ, dì xià shāng chūn yì bái tóu.
莫驚五勝埋香骨,地下傷春亦白頭。
“莫驚五勝埋香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