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歸駕冷龍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華歸駕冷龍鱗”全詩
但驚茅許同仙籍,不道劉盧是世親。
玉檢賜書迷鳳篆,金華歸駕冷龍鱗。
不因杖屨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
淪謫千年別帝宸,至今猶謝蕊珠人。
但驚茅許同仙籍,不道劉盧是世親。
玉檢賜書迷鳳篆,金華歸駕冷龍鱗。
不因杖屨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中文譯文:
送給華陽宋真人同時寄給清都的劉先生
沉浸在邊遠地方千年,與帝王之宮殿別離,至今仍然感謝慈采的人。
只是震驚茅山許仙的仙籍,不料劉盧也是尊貴的官宦之身。
玉皇上帝賜下的書篇迷惑了鳳凰篆字的跡象,金華歸來的車馬冷冷地掛著龍鱗。
并沒有因為穿著履著常人的鞋履而遭遇周公的詔書,徐甲何曾有如此身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給華陽一個道家高人宋真人和清都(即當時的長安)的劉先生的一首贈詩。詩人講述了自己淪謫千年離開帝王之宮殿的遭遇,并對宋真人和劉先生表達了感謝之情。
首先,詩人自稱“淪謫千年”,這表明他離開了帝王之宮殿很久,過著邊遠的生活。然而,他仍然感謝宋真人和劉先生對他的幫助和關懷,將他視為“蕊珠人”。這里的“蕊珠人”可以理解為對他們美好品質的稱贊。
接著,詩人提到了茅山許仙和劉盧這兩位道家仙人。茅山許仙是一個傳說中的道士,而劉盧可以理解為尊貴的官宦身份,與茅山許仙并列。這表達了詩人對宋真人和劉先生身份的敬佩和贊美,認為他們既擁有仙籍,又是世家出身。
接著,詩人描述了玉皇上帝賜予的書篇迷惑了鳳凰篆字的跡象,并強調了金華回宮的車馬掛著冷冷的龍鱗。這部分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官場的嘲諷和對追求權勢的冷嘲熱諷。
最后,詩人提到了自己并沒有因為穿著常人的鞋履遇到周公的詔書,強調了自己是一位默默無聞的謫仕之人,與徐甲(一個虛構人物,代表普通人)不同。這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評價和對自己身份的思考。
整首詩以寫實和幽默相結合,通過對各種身份和人生境遇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宋真人和劉先生的敬佩之情,以及對自身身份平凡的思考。
“金華歸駕冷龍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uá yáng sòng zhēn rén jiān jì qīng dōu liú xiān shēng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
lún zhé qiān nián bié dì chén, zhì jīn yóu xiè ruǐ zhū rén.
淪謫千年別帝宸,至今猶謝蕊珠人。
dàn jīng máo xǔ tóng xiān jí,
但驚茅許同仙籍,
bù dào liú lú shì shì qīn.
不道劉盧是世親。
yù jiǎn cì shū mí fèng zhuàn, jīn huá guī jià lěng lóng lín.
玉檢賜書迷鳳篆,金華歸駕冷龍鱗。
bù yīn zhàng jù féng zhōu shǐ, xú jiǎ hé zēng yǒu cǐ shēn.
不因杖屨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金華歸駕冷龍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