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外萬株人絕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墻外萬株人絕跡”全詩
墻外萬株人絕跡,夕陽惟照欲棲烏。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白云夫舊居》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云夫舊居》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唐朝時期一位名叫白云夫的人物的舊居,以及詩人對白云夫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生誤識白云夫,
竟是來到仙檐下。
墻外萬株人絕跡,
夕陽照耀欲棲烏。
詩意和賞析:
整首詩以間接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白云夫的思念之情。詩人平生誤識白云夫,本來不應該來到這座仙檐下。詩中的“白云夫”可以理解為李商隱心目中的理想化的賢人、圣人形象,或者可以理解為李商隱自己的心靈歸屬。白云夫舊居的景象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中的“仙檐”表達了一個神奇和超越凡俗的意象,詩人仿佛進入了一個仙境般的地方。詩中所描繪的白云夫的舊居是一個與塵世隔絕的地方,墻外萬株一片人煙稀少,可以理解為詩人受到了世俗紛擾之外的安寧。
末句的“夕陽照耀欲棲烏”以夕陽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白云夫的思念之情。夕陽照耀下,白云夫舊居里的烏鴉即將歸巢,而詩人則對白云夫的思念使他無法歸心。
整首詩通過對白云夫舊居的描寫,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超越塵世的追求。詩中的白云夫被賦予了超然的形象,成為詩人心靈的寄托和追求的對象。通過對境地的描寫和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情感歸宿的向往。這首詩可被理解為唐代士人對塵世的迷惘和追求的詩篇之一。
“墻外萬株人絕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yún fū jiù jū
白云夫舊居
píng shēng wù shí bái yún fū, zài dào xiān yán yì jiǔ lú.
平生誤識白云夫,再到仙檐憶酒壚。
qiáng wài wàn zhū rén jué jī, xī yáng wéi zhào yù qī wū.
墻外萬株人絕跡,夕陽惟照欲棲烏。
“墻外萬株人絕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