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移竹柏濃還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移竹柏濃還淡”全詩
臘雪已添墻下水,齋鐘不散檻前云。
陰移竹柏濃還淡,歌雜漁樵斷更聞。
亦擬村南買煙舍,子孫相約事耕耘。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子初郊墅》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子初郊墅》
看山對酒君思我,
聽鼓離城我訪君。
臘雪已添墻下水,
齋鐘不散檻前云。
陰移竹柏濃還淡,
歌雜漁樵斷更聞。
亦擬村南買煙舍,
子孫相約事耕耘。
譯文:
我看著山巒與酒杯,你在思念著我,
我聽著城外的鼓聲,去拜訪你。
臘月的雪已經積在墻下的水里,
齋鐘聲依舊回旋在院前的云中。
竹樹和柏樹陰影變得深濃又淡薄,
歌聲與漁樵人的呼喊聲漸漸聽不見。
我打算在鄉村南邊買個小煙舍,
與子孫們一起務農勞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對過去生活和未來生活的思考。詩人與朋友通過山酒交流思念之情,詩人離開城市去拜訪朋友,抓住時機與朋友見面。臘雪添在墻下的水中,齋鐘的聲音卻未散去,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詩中的竹柏、漁樵、歌聲等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感覺。詩人借此表達了自己在城市生活中漸漸迷失自己,渴望回到鄉村的心愿。尤其是最后兩句,詩人希望能買下一個煙舍,在鄉村與子孫們一起耕耘,讓自己遠離塵囂,過上簡樸的生活。
整首詩以樸實、寫實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述山酒、城外的鼓聲、臘雪和齋鐘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家庭和自然的熱愛。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寧靜與滿足的向往,給人一種淡泊、靜謐的感覺。
“陰移竹柏濃還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i chū jiāo shù
子初郊墅
kàn shān duì jiǔ jūn sī wǒ, tīng gǔ lí chéng wǒ fǎng jūn.
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訪君。
là xuě yǐ tiān qiáng xià shuǐ,
臘雪已添墻下水,
zhāi zhōng bù sàn kǎn qián yún.
齋鐘不散檻前云。
yīn yí zhú bǎi nóng hái dàn, gē zá yú qiáo duàn gèng wén.
陰移竹柏濃還淡,歌雜漁樵斷更聞。
yì nǐ cūn nán mǎi yān shě, zǐ sūn xiāng yuē shì gēng yún.
亦擬村南買煙舍,子孫相約事耕耘。
“陰移竹柏濃還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