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重漢后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重漢后臺”全詩
攀躋千仞上,紛詭萬形來。
草間商君陌,云重漢后臺。
山從函谷斷,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變,天邊客思催。
登臨信為美,懷遠獨悠哉。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登總持寺閣》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上總持寺閣,香氣彌漫,宏偉的閣樓展開。攀爬千仞高峰,世界上千奇百怪的形態紛至沓來。在綠草叢中走過商君陌,云霧重重遮擋了漢后臺。山勢從函谷處截斷,江水繞著斗宿城回旋。林中的春色驟然變幻,令天邊的游人思念之情更加迫切。登上高峰眺望,是一種美妙的享受,懷抱遠方的憂思,獨自悠哉自得。
中文譯文:登上總持寺閣,香氣彌漫,美麗的樓閣展開。攀爬千仞高峰,形態各異的景象接連不斷。在綠草叢間穿行商君陌,云霧密布遮住了漢后臺。山勢從函谷處戛然而止,江水繞著斗宿城回轉。樹林中的春景瞬息萬變,讓遠方的游人情思加重。登上高峰信為美,懷抱遠方獨自悠哉。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總持寺閣的景象,令人感受到登上高峰的壯麗和欣賞自然美景的愉悅。通過描述閣樓、高峰、綠草、云霧等元素,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多樣性和變化性。其中也融入了對遠方的思念和獨自憂思的情感。
賞析:這首詩以豪放的筆觸和生動的形象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遠方的思念。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形容詞和動詞,憑借著生動的筆觸和形象的描寫,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通過對山水、云霧、綠草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宏大和多樣性的認識。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遠方的渴望和孤獨的情感,使得整個詩篇更顯深入。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又表達了對遠方思鄉之情,使得讀者不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也能共鳴其中的情感。
“云重漢后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zǒng chí sì gé
登總持寺閣
xiāng gé qǐ cuī wéi, gāo gāo shā bǎn kāi.
香閣起崔嵬,高高沙版開。
pān jī qiān rèn shàng, fēn guǐ wàn xíng lái.
攀躋千仞上,紛詭萬形來。
cǎo jiān shāng jūn mò, yún zhòng hàn hòu tái.
草間商君陌,云重漢后臺。
shān cóng hán gǔ duàn, chuān xiàng dòu chéng huí.
山從函谷斷,川向斗城回。
lín lǐ chūn róng biàn, tiān biān kè sī cuī.
林里春容變,天邊客思催。
dēng lín xìn wèi měi, huái yuǎn dú yōu zāi.
登臨信為美,懷遠獨悠哉。
“云重漢后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