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濃姿獨看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樹濃姿獨看來”全詩
不先搖落應為有,已欲別離休更開。
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章臺。
天涯地角同榮謝,豈要移根上苑栽。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臨發崇讓宅紫薇》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發崇讓宅紫薇》
斜倚石絲城半牖,便穿朱襦舞馬適。
帶作高頭走險道,心隨斗杓拋人國。
雙鳳飛揚初挽波,飄蘭落蕙別嫵媚。
仿佛采摘千山貴,遠更壯心方爾辱。
此舞凡誰堪畫圖,萬里秋云如空無。
紅芙引閣春意重,白梨切泥雨中鋪。
金類若歸毛吐絲,玉掌故移眼不疲。
盛衰只見云與水,誰識東北望云飛?
中文譯文:
斜倚在石絲城半扇窗,穿著朱色襦裙舞著馬來到足夠的處所。
捆作細高,走著危險的道路,思緒隨著杓子一起拋離了我的國家。
雙鳳飛翔的樣子初次波浪飆起,飄草落花別了嫵媚的姿態。
宛如采摘千山的珍貴果實,遙遠的更加強大的心愿反而被羞辱。
這舞蹈由誰能夠來畫圖,萬里之外的秋云如同無聲無息。
紅花引進了閣樓上的春意,白梨切割出泥沙,雨中覆蓋地面。
金屬仿佛回到了它的毛茸茸的狀態,玉掌意圖移動,眼睛卻不疲倦。
興衰只能看到云和水,誰能了解我向著東北望云的姿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視角特寫傾述了李商隱離開充讓宅紫薇時的心情。詩人憑借他那獨特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描寫,將景物和內心的感受結合在一起。
詩中描述了秋庭中一株優美的姿態的樹,以及這個季節的特點:秋庭中飄灑著輕盈的雨霧,像是輕飄飄的塵土。樹葉未先掉落,而是初次生長,這或許體現了詩人自己的心情:他并不想搖落,而是渴望留下來再次開放。
而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宅紫薇中的細節。桃紅色的絲帶含情脈脈地圍繞著水井,柳綿般的絲帶承載著回憶,分隔了兩個空間。這種分隔,預示著詩人即將離開這個地方,而他的思緒卻仍然留在那里。
最后幾句表達了李商隱的懷才不遇之感。他覺得自己像是摘了一座山,卻不被重視;雖然背離了家園,但決意更加堅定。他對自己的才華期望能夠得到更大的認可,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的追求。
總之,這首詩表達了李商隱在面臨離別時的復雜心情。通過描寫景物和情感的結合,詩人將他的內心與外在世界相映襯,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樹濃姿獨看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fā chóng ràng zhái zǐ wēi
臨發崇讓宅紫薇
yī shù nóng zī dú kàn lái, qiū tíng mù yǔ lèi qīng āi.
一樹濃姿獨看來,秋庭暮雨類輕埃。
bù xiān yáo luò yīng wèi yǒu,
不先搖落應為有,
yǐ yù bié lí xiū gèng kāi.
已欲別離休更開。
táo shòu hán qíng yī lù jǐng, liǔ mián xiāng yì gé zhāng tái.
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章臺。
tiān yá dì jiǎo tóng róng xiè, qǐ yào yí gēn shàng yuàn zāi.
天涯地角同榮謝,豈要移根上苑栽。
“一樹濃姿獨看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