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上經樓第幾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許上經樓第幾重”全詩
茅君奕世仙曹貴,許掾全家道氣濃。
絳簡尚參黃紙案,丹爐猶用紫泥封。
不知他日華陽洞,許上經樓第幾重。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鄭州獻從叔舍人褎》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鄭州獻從叔舍人褎》的中文譯文是:蓬島上空彌漫著云霧,閬苑中的鐘聲悠揚。三官筆附上奏表,傳遞給皇上象征永恒。茅君世襲仙班尊貴,許掾全家道風氣興。絳紙還供奉在黃紙案上,丹爐中依然用紫泥封。不知日后是否能入華陽洞,到許州經樓幾重。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鄭州獻從叔舍人褎向高官獻上了箋表,并寄托了自己的期望和對未來的暢想。
詩中以蓬島、閬苑、瓊樓等意象形容了神秘而美麗的仙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而三官筆附上奏表、黃紙案、紫泥封等細節,則展示了宮廷奏獻的莊嚴和神圣。
茅君、許掾則分別代表了仙班尊貴和家道興隆。茅君作為仙班中的尊貴之人,世代繁衍,代表了尊貴的傳承。而許掾則代表了官員家庭中的崇高風氣,道德修養濃厚。
絳簡和黃紙則象征著皇帝的權威與尊嚴。絳簡作為奏表的一種形式,寄托了對皇帝至高無上的敬仰之情。黃紙案上供奉的絳紙則表明了皇帝的尊貴地位。
最后的華陽洞和許州經樓是作者對未來的向往和暢想。華陽洞被視為仙境,可以代表詩人的追求和歸宿。而許州經樓則是詩人希望能夠在地方官場中有所成就的呈現。
整首詩以宏大而壯麗的意象描繪了高官獻表的場景,并融入了對美好事物和對未來的祈盼,體現了作者對仕途上升和家族興旺的期待。同時,通過詩中的奏表、紙案、封泥等細節描寫,凸顯了宮廷文化的莊重與尊貴。
“許上經樓第幾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zhōu xiàn cóng shū shè rén xiù
鄭州獻從叔舍人褎
péng dǎo yān xiá làng yuàn zhōng, sān guān jiān zòu fù jīn lóng.
蓬島煙霞閬苑鐘,三官箋奏附金龍。
máo jūn yì shì xiān cáo guì,
茅君奕世仙曹貴,
xǔ yuàn quán jiā dào qì nóng.
許掾全家道氣濃。
jiàng jiǎn shàng cān huáng zhǐ àn, dān lú yóu yòng zǐ ní fēng.
絳簡尚參黃紙案,丹爐猶用紫泥封。
bù zhī tā rì huá yáng dòng, xǔ shàng jīng lóu dì jǐ zhòng.
不知他日華陽洞,許上經樓第幾重。
“許上經樓第幾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