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家忻共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舉家忻共報”全詩
嶺外他年憶,於東此日逢。
粒輕還自亂,花薄未成重。
豈是驚離鬢,應來洗病容。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九月於東逢雪》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九月時節,在東方遇見雪,
全家歡喜地一起分享這個消息,
秋雪紛紛飄落在前山峰上。
遠離家鄉的時候,
只有在東方的今天才能回憶起這雪。
雪花輕盈地飄落,
花朵稀疏地尚未盛開。
這并不是讓人吃驚的白發,
而是洗滌著病態容顏的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九月時節在東方遇見的秋雪景象。詩人以個人的視角將這一景象同家人分享,共同歡喜。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場雪的到來非常高興,將其視為一種美好的回憶。
詩中描述的雪是輕盈而純潔的,與花朵的稀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也提到,這樣的雪并不是帶來病態的白發,而是能夠洗滌病態容顏的雪。
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恬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感嘆。作者通過雪的形象,表達了對如洗病態容顏的希望和向往之情。詩句簡練、含蓄,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敬畏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舉家忻共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yú dōng féng xuě
九月於東逢雪
jǔ jiā xīn gòng bào, qiū xuě duò qián fēng.
舉家忻共報,秋雪墮前峰。
lǐng wài tā nián yì, yú dōng cǐ rì féng.
嶺外他年憶,於東此日逢。
lì qīng hái zì luàn, huā báo wèi chéng zhòng.
粒輕還自亂,花薄未成重。
qǐ shì jīng lí bìn, yīng lái xǐ bìng róng.
豈是驚離鬢,應來洗病容。
“舉家忻共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