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憐筑室靈山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憐筑室靈山下”全詩
壺中別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隱士云。
獨坐遺芳成故事,褰帷舊貌似元君。
自憐筑室靈山下,徒望朝嵐與夕曛。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寫真存焉》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寫真存焉》
紫府丹成化鶴群,
在紫府仙境中,自然形成了一群通體絳紅的仙鶴,
青松手植變龍文。
翠綠的松樹似乎是由神奇的力量變成了龍的形狀。
壺中別有仙家日,
壺中似乎有著另外一種仙境的日子,
嶺上猶多隱士云。
山嶺上仍然有很多隱士云居。
獨坐遺芳成故事,
獨自坐在這里,留下了許多美景和故事,
褰帷舊貌似元君。
拉開帷簾,仍然保留著當年的模樣,仿佛元君還在這里。
自憐筑室靈山下,
自述自己在這座靈山下建造房屋時的自憐之情,
徒望朝嵐與夕曛。
一直徒然地凝望清晨的朝霞和黃昏的夕陽。
詩意和賞析:
該詩以道靜院為背景,描繪了它的美景和歷史,展示了文人墨客對自然和古老遺跡的留戀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道靜院的美景。紫府丹成化鶴群,青松手植變龍文,描繪了仙鶴在紫府仙境中的美麗和神奇,以及被灌木修剪成龍形的青松樹,創造了一個神奇的景色。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留戀。壺中別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隱士云。詩人把道靜院比喻成了一個靈境,壺中似乎有著另外一種仙境的日子,山嶺上仍然有很多隱士云居,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這個地方的向往和向往。
最后,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道靜院的歷史相融合。獨坐遺芳成故事,褰帷舊貌似元君。詩人坐在這里,感慨萬千,留下了許多美景和故事,拉開帷簾,仍然保留著當年的模樣,仿佛當年的元君還在這里。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個人命運的豁達,他自憐筑室靈山下,徒望朝嵐與夕曛。詩人雖然懷揣著對自然美景的向往,但也明白這些美景和寧靜并不是自己所能擁有的,只能默默望著美麗的朝霞和夕陽。
總的來說,該詩表達了詩人對道靜院及其美景和歷史的向往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美景和命運的豁達和心境的沉思。
“自憐筑室靈山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ào jìng yuàn yuàn zài zhōng tiáo shān gù wáng yán zhōng chéng suǒ zhì guó zhōu cì shǐ xiě zhēn cún yān
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寫真存焉
zǐ fǔ dān chéng huà hè qún, qīng sōng shǒu zhí biàn lóng wén.
紫府丹成化鶴群,青松手植變龍文。
hú zhōng bié yǒu xiān jiā rì,
壺中別有仙家日,
lǐng shàng yóu duō yǐn shì yún.
嶺上猶多隱士云。
dú zuò yí fāng chéng gù shì, qiān wéi jiù mào sì yuán jūn.
獨坐遺芳成故事,褰帷舊貌似元君。
zì lián zhù shì líng shān xià, tú wàng cháo lán yǔ xī xūn.
自憐筑室靈山下,徒望朝嵐與夕曛。
“自憐筑室靈山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