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我對先生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寥我對先生柳”全詩
劉放未歸雞樹老,鄒陽新去兔園空。
寂寥我對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驄。
若向南臺見鶯友,為傳垂翅度春風。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詩人聽說太原同院的崔侍御去拜訪太原同院的另一位侍御,寫下了這首詩表達歡喜之情。
詩人用尋常的場景來抒發情感,描述了一幅鵬魚遇到屯魚、云水升沉的情景。在這一瞬間的交匯中,有些人離去,有些人來臨,暗喻人事的變遷和流轉。
詩中提到劉放和鄒陽這兩位友人。劉放已經離開了,而鄒陽卻剛剛去了兔園。暗示那些離去的友人已經老去,而新來的友人還未能適應環境。詩人寂寥地對著柳樹說話,向升任御史驄坐騎的君乘致意。
最后,詩人表達了一種希望能在南臺上看到歸來的友人,傳達春天帶來的喜悅和溫暖。鶯鳥代表著春天的到來,詩人希望友人們能夠放下煩惱,展翅高飛,享受春風的美好。
李商隱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和思念融入這個平凡的場景之中,詩中蘊含了對友情的珍惜和希望友人幸福的情意。通過描寫鵬魚和云水的變化,以及友人的離別和到來,詩人展示了生命的流轉和變化,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離去和來臨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流露出淡淡的離愁別緒,以及對友情和春天的向往和熱愛。
“寂寥我對先生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wén tài yuán tóng yuàn cuī shì yù tái bài jiān jì zài tái sān èr tóng nián zhī shén
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
péng yú hé shì yù tún tóng, yún shuǐ shēng chén yī huì zhōng.
鵬魚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會中。
liú fàng wèi guī jī shù lǎo,
劉放未歸雞樹老,
zōu yáng xīn qù tù yuán kōng.
鄒陽新去兔園空。
jì liáo wǒ duì xiān shēng liǔ, hè yì jūn chéng yù shǐ cōng.
寂寥我對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驄。
ruò xiàng nán tái jiàn yīng yǒu, wèi chuán chuí chì dù chūn fēng.
若向南臺見鶯友,為傳垂翅度春風。
“寂寥我對先生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