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欠子規啼一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欠子規啼一聲”全詩
三更獨立看花月,惟欠子規啼一聲。
分類:
《長安春暮》潘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春暮》是唐代詩人潘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在關西春暮夜,
還同江外已清明。
三更獨立看花月,
惟欠子規啼一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天的長安城的一個夜晚。詩人身處關西地區,這個地區的春天比長江以外的地方要晚一些。在深夜的時候,詩人獨自站在那里,欣賞花朵和明亮的月光。盡管環境美麗,但缺少鳥鳴聲,缺少子規的鳴叫。
賞析:
《長安春暮》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春天夜晚的場景。通過描述春天的景物和環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感悟。
詩中的“客在關西春暮夜”表明詩人身在陌生的地方,但他能夠通過欣賞花朵和月光來感受春天的氣息。詩中的“江外已清明”表明詩人所在的地方與長江以外的地方已經是春天,而他所在的地方還在遲到的春季。
詩中的“三更獨立看花月”描繪了詩人在深夜獨自站在那里,看著開放的花朵和明亮的月亮。這種場景給人一種靜謐、寧靜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詩中的“惟欠子規啼一聲”再現了春天的鳥鳴聲。子規是春天特有的鳥類,它的啼聲是春天的象征。詩人希望能夠聽到子規的鳴叫,以使景物更加完美。
總的來說,《長安春暮》通過對春天的景物和環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感悟,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完美和尋求更高層次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內心的撫慰。
“惟欠子規啼一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chūn mù
長安春暮
kè zài guān xī chūn mù yè, hái tóng jiāng wài yǐ qīng míng.
客在關西春暮夜,還同江外已清明。
sān gēng dú lì kàn huā yuè, wéi qiàn zǐ guī tí yī shēng.
三更獨立看花月,惟欠子規啼一聲。
“惟欠子規啼一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