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避暑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逢避暑人”全詩
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
閑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
卻愁歸去路,馬跡并車輪。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夏日游慈恩寺》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游慈恩寺(《古文觀止》延和集)
何處消長日,慈恩精舍頻。
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
閑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
卻愁歸去路,馬跡并車輪。
中文譯文:
這里時過夏天的日子較長,慈恩寺里的僧侶經常在這里修行。
僧侶容顏高雅,接待著疲憊的旅客,樹蔭濃密,隔絕了塵囂。
我在閑暇時登上凌虛塔,遇到了逃避暑熱的人。
但我憂心忡忡,因為歸途之路上馬蹄印與車轍交錯。
詩意:此詩描繪了作者夏日游玩慈恩寺的情景。慈恩寺是一個僻靜的地方,遠離喧囂,有高雅的僧侶和濃密的樹蔭。作者在登上凌虛塔時,遇到了逃避暑熱的人。然而,詩人卻因為歸途之路上的繁忙而感到憂心忡忡。
賞析:此詩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夏天慈恩寺的景色和詩人的心情。詩人用“消長”形容夏天的漫長,表現了時光的流逝。慈恩寺里的僧侶和濃密的樹蔭象征著寧靜和避世之境。詩人在碰到逃離暑熱的人時,不禁產生了歸途之路的繁忙之感。整首詩意境抽象卻意境深遠,給讀者一種寧靜、避世的感覺。
“相逢避暑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yóu cí ēn sì
夏日游慈恩寺
hé chǔ xiāo cháng rì, cí ēn jīng shè pín.
何處消長日,慈恩精舍頻。
sēng gāo róng yě kè, shù mì jué xiāo chén.
僧高容野客,樹密絕囂塵。
xián shàng líng xū tǎ, xiāng féng bì shǔ rén.
閑上凌虛塔,相逢避暑人。
què chóu guī qù lù, mǎ jī bìng chē lún.
卻愁歸去路,馬跡并車輪。
“相逢避暑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