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猿豈解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猿豈解愁”全詩
人世終多故,皇都不少留。
郢城帆過夜,漢水月方秋。
此謁親知去,聞猿豈解愁。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送周鉞往江夏》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周鉞往江夏》是唐代劉得仁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飽含深情的筆觸描述了和好友周鉞分別的場景,表達了對他離去的不舍之情。
中文譯文:
東西南北的州郡,我自自言自語地游歷過。
人世間事變多,即使皇都也不例外。
郢城的帆船漸漸消失在夜幕中,漢水的明月照耀在秋天。
此時與好友告別,聽到那猿叫聲怎能不愁。
詩意:
《送周鉞往江夏》描繪了作者與好友分別的情景。詩人表達出對好友的深厚友情以及對離別的惋惜和不舍之情。從描繪的東西南北州郡以及皇都,可以看出作者與好友的共同游歷經歷,而此刻相別,使得作者觸動了更多的情感,對友誼的珍惜和離別的悲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短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情而質樸的情感。作者通過描繪市井紛擾的城市,以及夜晚中的離別場景,展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變化。同時,通過抒發自己的情感,也引起讀者的共鳴。整首詩語言簡練,形象鮮明,沒有過多修飾,給人一種樸實而感人的感覺。
詩人通過婉轉的敘述,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惜之情。詩中的猿鳴與作者的離愁構成了平行的意象,增強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這種情感真摯而深沉,使得整首詩給人一種真實而戳心的感覺。
《送周鉞往江夏》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思想,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以及對離別的惋惜和思念。這首詩詞有著真摯而深沉的情感,深深地觸動著讀者的心弦。
“聞猿豈解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ōu yuè wǎng jiāng xià
送周鉞往江夏
dōng xī nán běi jùn, zì shuō biàn céng yóu.
東西南北郡,自說遍曾游。
rén shì zhōng duō gù, huáng dōu bù shǎo liú.
人世終多故,皇都不少留。
yǐng chéng fān guò yè, hàn shuǐ yuè fāng qiū.
郢城帆過夜,漢水月方秋。
cǐ yè qīn zhī qù, wén yuán qǐ jiě chóu.
此謁親知去,聞猿豈解愁。
“聞猿豈解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