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君明此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憐君明此理”全詩
浮生只如此,強進欲何為。
要路知無援,深山必遇師。
憐君明此理,休去不遲疑。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送車濤罷舉歸山》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車濤罷舉歸山
朝是暮還非,人情冷暖移。
浮生只如此,強進欲何為。
要路知無援,深山必遇師。
憐君明此理,休去不遲疑。
中文譯文:
送別車濤罷舉歸山
早晨是晚上,真實卻非如此,
人情溫度不斷變化。
人生就是如此,
人為何要強求進取?
想要走的路上沒有支持,
深山必定遇見導師。
欣賞你明白這個道理,
請你不要猶豫而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得仁寫給車濤的送別詩。詩中表達了對車濤放棄官職重新歸隱山林的贊賞和鼓勵。
詩人通過描繪人情溫度的變化,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感慨。早晨和晚上不同,代表了人情世俗的冷暖轉變,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詩人認為人生就是如此,沒有必要強求進取。
詩中提到了“要路知無援,深山必遇師”,表達了在歸隱山林之路中會遇到挑戰和困難,需要有人指引和教誨。
最后,詩人憐惜車濤明白歸隱的道理,鼓勵他不要再猶豫,早點離去。
整首詩表達了對車濤放棄功名,歸隱山林的敬仰和贊美,同時也傳達了對世俗紛擾的疲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
“憐君明此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ē tāo bà jǔ guī shān
送車濤罷舉歸山
cháo shì mù hái fēi, rén qíng lěng nuǎn yí.
朝是暮還非,人情冷暖移。
fú shēng zhī rú cǐ, qiáng jìn yù hé wéi.
浮生只如此,強進欲何為。
yào lù zhī wú yuán, shēn shān bì yù shī.
要路知無援,深山必遇師。
lián jūn míng cǐ lǐ, xiū qù bù chí yí.
憐君明此理,休去不遲疑。
“憐君明此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