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令浮議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翻令浮議者”全詩
風塵數年限,門館一生依。
外族帝王是,中朝親舊稀。
翻令浮議者,不許九霄飛。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二(一本將后四句作下第吟絕句)》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一本將后四句作下第吟絕句)》是唐代劉得仁的一首詩。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問問抵達岐路之處,驀然間便憶起青云的歸途。風塵幾年的時限,只是在門館中度過的一生。外族的帝王為主宰,中朝的親舊卻漸漸稀少。即使有人議論紛紛,也不能讓我飛上九霄之上。”
這首詩其實是作者劉得仁在表達自己身處的境遇和感受。他曾經歷許多風霜勞碌之事,現在回顧往事,他發現自己已經在門館中安度了大半輩子。他感嘆時間的飛逝,人生的短暫。他想起了過去的榮華富貴,但如今卻只剩下了一些外族帝王的羈絆。與中朝的親舊漸行漸遠,他感到孤獨和寂寞。盡管有人議論他的去留,但他也表示不愿意追求名利,而是安心在門館之中。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曾經有過權勢和威風,但如今卻只希望過一種平靜和簡樸的生活。他不愿翻山越嶺,不愿飛上九霄之上,而是選擇安守本分。這種態度受到了很多后來的文人墨客的推崇,被認為是一種“歸隱”的理想主義精神。
“翻令浮議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ī běn jiāng hòu sì jù zuò xià dì yín jué jù
二(一本將后四句作下第吟絕句)
hé chǔ fǎng qí lù, qīng yún dàn yì guī.
何處訪岐路,青云但憶歸。
fēng chén shù nián xiàn, mén guǎn yī shēng yī.
風塵數年限,門館一生依。
wài zú dì wáng shì, zhōng cháo qīn jiù xī.
外族帝王是,中朝親舊稀。
fān lìng fú yì zhě, bù xǔ jiǔ xiāo fēi.
翻令浮議者,不許九霄飛。
“翻令浮議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