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謀宏遠人難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廟謀宏遠人難測”全詩
天下底平須共喜,一時閑事莫驚心。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馬上別單于劉評事(時太和公主還京,評事罷舉起職)》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上別單于劉評事(時太和公主還京,評事罷舉起職)》這首詩是唐代劉得仁所作,寫的是太和公主返回京城與劉評事結束官職的情景。整首詩詞透露出立國之謀、家國情懷和平靜安詳的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是:
廟謀宏遠人難測,
公主生還帝感深。
天下底平須共喜,
一時閑事莫驚心。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體現在對國家大事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首句“廟謀宏遠人難測”,廟謀指的是國家大事,宏遠表示長遠的規劃和目標。人難測則是指人的心思難以推測和明了。這句聲調平和,表達出劉得仁對政治局勢的思考和對國家大事的期許。
第二句“公主生還帝感深”,是指太和公主返回京城后,皇帝對其心存感激之情。公主是作為外交嫁給別國的公主,回到自己的母國,表示國家關系的和諧以及具有親情的承認與尊重。這句表達出作者對太和公主的喜悅以及對國家外交關系的思考。
第三句“天下底平須共喜”,傳遞出對國家太平盛世的期盼,表達了劉得仁對國家發展的向往。這句也暗含了一種宣示,即人民應該團結在一起,共同慶祝和享受國家繁榮的時刻。
最后一句“一時閑事莫驚心”,是對聽者或讀者的勸告,表達出在太平盛世之下,不要因瑣碎的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心生恐慌和憂慮,應該保持平靜和從容的心態,享受安寧的時光。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遞了劉得仁對國家大事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對人們在和平時期應該擁有的平靜和從容的心態的提醒。
“廟謀宏遠人難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shàng bié chán yú liú píng shì shí tài hé gōng zhǔ hái jīng, píng shì bà jǔ qǐ zhí
馬上別單于劉評事(時太和公主還京,評事罷舉起職)
miào móu hóng yuǎn rén nán cè, gōng zhǔ shēng huán dì gǎn shēn.
廟謀宏遠人難測,公主生還帝感深。
tiān xià dǐ píng xū gòng xǐ, yī shí xián shì mò jīng xīn.
天下底平須共喜,一時閑事莫驚心。
“廟謀宏遠人難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