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丹磨鏡兩途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賣丹磨鏡兩途貧”全詩
三山來往尋常事,不省曾驚市井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贈道人》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道人》這首詩是唐代文人劉得仁創作的,描寫了一個流浪的道士的生活狀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城里長大,無法找到穩定的職業,
賣丹藥和磨鏡兩種方式度日貧窮。
在三山之間往來尋常的事情,
不會影響到喧囂的市井人。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流浪的道士的境況。道士長時間居住在城市中,并沒有找到一個穩定的職業,只能通過賣丹藥和磨鏡這兩種方式來維持生計,盡管如此,他仍然過著貧窮的生活。在詩中,作者提到這位道士經常往來三山之間,尋找某種尋常的事情,但他不會去打擾市井人的平凡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簡約明快的語言風格表達了作者對流浪道士生活的一種關注和思考。通過描繪道士的生活狀況,詩人反映了社會底層人物的貧困和艱難。而道士頻繁往來于三山之間,尋找尋常事物的描寫則呼應了道士這種處于塵世間卻又具有超凡才能的特殊身份。詩中沒有過多的修飾和華麗的辭藻,反而更凸顯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真實關注和對塵世間追求的點滴體現。整首詩以簡潔、質樸的語言展現了流浪道士生活的無奈和塵世中的安穩,帶給讀者一種深深的思索和共鳴之感。
“賣丹磨鏡兩途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dào rén
贈道人
zhǎng zài chéng zhōng wú dìng yè, mài dān mó jìng liǎng tú pín.
長在城中無定業,賣丹磨鏡兩途貧。
sān shān lái wǎng xún cháng shì, bù xǐng céng jīng shì jǐng rén.
三山來往尋常事,不省曾驚市井人。
“賣丹磨鏡兩途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