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轂盡為行樂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繡轂盡為行樂伴”全詩
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
繡轂盡為行樂伴,艷歌皆屬太平詩。
微臣幸忝頒堯歷,一望郊原愜所思。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九日曲池游眺》薛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曲池游眺》是唐代薛逢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樂觀積極的態度描繪了景色如畫的九日曲池,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修文偃武的期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秋風吹動著陌上的酒旗,
江頭絲竹相互追遣。
海晏河清的日子正在進行,
這正是修文偃武的時刻。
華麗的車子都成為了游樂的伴隨,
嬌艷的歌聲唱出了太平盛世的詩詞。
作為微末的臣子,我幸運地頒布了堯歷,
一望之間,郊原景色使我感到愜意。
這首詩詞表現了秋風拂過酒旗、江頭絲竹聲競相追逐的愉快景象,描繪了美好的田園風光。詩人通過表達對太平盛世的期望,形容了社會治安良好、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詩人還通過描述修文偃武的時刻,抒發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向往和對政治清明的期望。
詩中的繡轂和艷歌,是貴族游樂和艷樂的象征,暗示了社會的安寧繁榮。詩人自稱微臣,說明他對社會繁榮的貢獻可能微乎其微,但他仍然能夠體驗到這樣的幸福時光,感受到郊外的宜人景色,由此可見他內心對國家安寧的渴望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整首詩意歡暢樂觀,用以表達對太平盛世和社會安寧的向往。同時,詩人還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也是唐代文人士大夫對社會現實的態度和追求,展示了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擔當和期望。
“繡轂盡為行樂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qǔ chí yóu tiào
九日曲池游眺
mò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jiǔ qí, jiāng tóu sī zhú jìng xiāng zhuī.
陌上秋風動酒旗,江頭絲竹競相追。
zhèng dāng hǎi yàn hé qīng rì,
正當海晏河清日,
biàn shì xiū wén yǎn wǔ shí.
便是修文偃武時。
xiù gǔ jǐn wèi xíng lè bàn, yàn gē jiē shǔ tài píng shī.
繡轂盡為行樂伴,艷歌皆屬太平詩。
wēi chén xìng tiǎn bān yáo lì, yī wàng jiāo yuán qiè suǒ sī.
微臣幸忝頒堯歷,一望郊原愜所思。
“繡轂盡為行樂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