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于春雪白于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冷于春雪白于瑤”出自唐代薛逢的《石膏枕》,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lěng yú chūn xuě bái yú yáo,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冷于春雪白于瑤”全詩
《石膏枕》
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瑤。
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
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
分類:
作者簡介(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石膏枕》薛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膏枕,無名物。明滅炎光冷如雪。床邊人睡枕流淚,人在石膏枕偷笑。
《石膏枕》是唐代詩人薛逢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石膏枕為題材,表達了枕上人對使用石膏枕的矛盾感受。
詩中寫道,“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瑤”。表面雖然看上去簡單樸素,卻又內里通透,沒有任何雕琢的假象。石膏枕冰冷如春雪,潔白如玉瑤。這里通過對石膏枕外觀的描繪,突顯了它質樸和純潔的特點。
“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詩人通過句子中的對比,表達了枕上人對石膏枕的擔心。詩人將石膏枕擺放在涼爽的床上,卻害怕風吹日曬而毀壞了石膏枕,由此暗示了石膏枕的脆弱性。
整首詩透露出一種對人與物之間關系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石膏枕的形象,間接表達了對虛偽和假象的反對,強調真實與質樸的重要性。同時,也寫出了枕上人對使用石膏枕的疑慮與擔心,以及對事物脆弱性的思考。
這首詩意境高雅,詩人通過簡短凝練的語言,將物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詩人的細膩情感和對真實和純潔的追求。他試圖通過石膏枕的形象,對現實社會的虛偽進行批判,表達了對真實與純潔的向往。
“冷于春雪白于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gāo zhěn
石膏枕
biǎo lǐ tōng míng bù jiǎ diāo, lěng yú chūn xuě bái yú yáo.
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瑤。
zhāo lái sòng zài liáng chuáng shàng, zhǐ pà fēng chuī rì zhì xiāo.
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
“冷于春雪白于瑤”平仄韻腳
拼音:lěng yú chūn xuě bái yú yáo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冷于春雪白于瑤”的相關詩句
“冷于春雪白于瑤”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冷于春雪白于瑤”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冷于春雪白于瑤”出自薛逢的 《石膏枕》,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