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幾度向蓬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來幾度向蓬島”全詩
別來幾度向蓬島,自傍瑤臺折靈草。
分類: 詠史懷古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寄道者》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道者》是唐代詩人趙嘏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洞庭先生長久的旅途歸程和海云無邊的春天景色。詩人以自然景物抒發離別之情,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道路的無盡期待。
《寄道者》中文譯文如下:
洞庭先生回程漫長,
海云望去春天無邊。
已別蓬島去幾次,
如今我依傍瑤臺間折取靈草。
這首詩的意境頗具離別之情和留連之意。詩的開頭描述了洞庭先生回程的路途漫長,暗示他的離去已經很久。詩人用“海云望極春茫茫”來描繪春天的景色,表現出無垠的遼闊和無窮無盡的希望。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洞庭先生離別蓬島的情景,并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折取靈草,象征著祈求和希望。
整首詩表達了離別的悲傷和思念之情,但同時又展示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離別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呼應和共鳴。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與自然景物的結合,傳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有著深刻的情感,使人在閱讀中產生共鳴,體會到離別和希望之間復雜的情感交織。
“別來幾度向蓬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dào zhě
寄道者
dòng tíng xiān shēng guī lù cháng, hǎi yún wàng jí chūn máng máng.
洞庭先生歸路長,海云望極春茫茫。
bié lái jǐ dù xiàng péng dǎo, zì bàng yáo tái zhé líng cǎo.
別來幾度向蓬島,自傍瑤臺折靈草。
“別來幾度向蓬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