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伴使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人伴使君”全詩
放歌迎晚醉,指路上高云。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獨聞。
別多頭欲白,惆悵惜馀醺。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重寄盧中丞》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寄盧中丞,賤子來還去,
何人伴使君。
放歌迎晚醉,指路上高云。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獨聞。
別多頭欲白,惆悵惜馀醺。
中文譯文:
轉達給盧中丞,
賤子來又要離去,
有誰能陪伴使君。
高興地唱歌迎接晚宴,暢飲而醉,
手指著上方高懸的云。
此夜,雁兒剛到,只聽見空山的雨聲。
分別時,眉頭多了幾分蒼白,留戀卻又珍惜這酒醉的余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趙嘏所作,題目為《重寄盧中丞》。盧中丞指的應該是盧象州,是唐代朝廷中的一位重要官員。詩中以重寄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之情通過詩文轉達給盧中丞。
首先,詩人自稱為賤子,表示自己地位低微,而盧中丞地位高顯。他在詩中詢問身邊是否有人能陪伴盧中丞,表達自己對于盧中丞的思念之情。
其次,詩人形容自己高興放歌迎接晚宴,暢飲而醉。他指著上方的高云,表達自己的豪情壯志。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于自己的出使之旅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隨后,詩人描述了夜晚雁兒歸來的情景,只聽到空山的雨聲。這樣的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情境感,也似乎象征了詩人在路途中所經歷的艱難與孤單。同時,這里也暗示了詩人離別的情愫。
最后,詩人以“別多頭欲白”來形容自己的悲傷之情。詩人在別離之際,不舍地望著對方,眉頭緊皺,面容憔悴。詩人內心感嘆光陰易逝,漸漸散去的醉意也讓他覺得十分可惜。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詩人對盧中丞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將讀者代入到詩人的感情世界中,激發出共鳴。此詩通過以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離別的無奈和思念之情,給人以深深的感慨與思考。
“何人伴使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jì lú zhōng chéng
重寄盧中丞
jiàn zi lái huán qù, hé rén bàn shǐ jūn.
賤子來還去,何人伴使君。
fàng gē yíng wǎn zuì, zhǐ lù shàng gāo yún.
放歌迎晚醉,指路上高云。
cǐ yè yàn chū zhì, kōng shān yǔ dú wén.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獨聞。
bié duō tóu yù bái, chóu chàng xī yú xūn.
別多頭欲白,惆悵惜馀醺。
“何人伴使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